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节 物质代谢 第七节发热.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温升高 二、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的物质都称为发热激活物。 1.微生物及其产物 人类面临的主要发热激活物,包括: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 其它: 2.非微生物发热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非传染性致炎刺激物: 致热性类固醇: (二)内生性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是指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作用于体温中枢引起发热的细胞因子。 四种细胞因子被基本确认为内生性致热原,与人类的发热性疾病相关。 TNF-α、β IL-1 IL-6 干扰素(IFN) EP作用方式 血循环中的EPs都是一些大分子蛋白 不易透过血脑屏。 (1)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OVLT): (2)通过迷走神经: (3)经血脑屏障直接进入CNS: EP升高体温中枢“调定点”的机制 体温的负反馈调节 热限(febrile ceiling) : 发热(非过热)时的体温很少超过41℃,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特定范围以下的现象称为热限。体温的负反馈调节可能是其基本机制。 (二)高温持续期 (三)体温下降期 热型: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不规则热 波浪热 四、发热时功能和代谢变化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免疫系统 内生性致热原本身即是一些免疫调控因子 IL-1 IL-6 IFN TNF 发热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 持续高热,免疫网络平衡关系紊乱。 (三)消化系统 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停滞、消化不良,腹胀、便秘,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唾液分泌减少,口干、口腔异味 EPs→下丘脑PGs →中枢直接引起厌食、恶心的感受 5—羟色胺(5-HT) →恶心 (四)循环系统 1. 心率增加:体温升高1℃,心率平均增加18次/分。伤寒例外。 致热性细胞因子致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致; 体温升高本身也可使窦房结的兴奋性升高,促进心率加快, 2. 心输出量增加: 利于供氧 和代谢底物。 但负荷加重,成为心力衰竭的诱因,特别是有些发热激活物(如内毒素)、EPs(如TNF) 损害心肌血管。 (五)代谢变化 体温升高1℃,基础代谢率约升高13% 致热性细胞因子的直接作用:特别是TNFa和IL-1,它们可直接刺激外周组织引起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 体温升高本身也使代谢率升高。 组织的明显消耗,肌肉消瘦与负氮平衡。 相对缺氧,血乳酸升高。 发热时水的蒸发量明显加大,注意补充,以免引起脱水。 发热的利弊及治疗原则 发热的利弊观 发热有利有弊。 1.有利方面 :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机体抵抗感染、清除对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 2.有害方面:包括体温升高本身的危害,以及发热激活物、内生性致热原和发热性中枢介质的不利作用,两者之间很难截然分开。 发热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病因学治疗 一般发热不必急于用退热疗法 不利影响占主导地位时应及时退热 慎用物理降温 合理选用退热药: 退热药机制 * 发 热 ——历史最久远的医学问题之一 ——许多问题悬而未决 Fever 一、发热的概念及分类 生理性体温升高 病理性体温升高 发热 过热 体温升高 ----调节性体温升高 调定点上移 ----被动性体温升高 调定点未变 过热(hyperthermia) 见于 过度产热:癫痫抽搐,甲亢。 散热障碍:如先天性汗腺缺陷症,中暑。 调节中枢障碍:如下丘脑的损伤、出血、炎症等。 剧烈运动: 体温可升至38℃甚至更高。 月经前期、妊娠期的体温轻度上升: 自动恢复,无需治疗。 发热的概念及特点 发热(fever):是指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温度调定点上移,通过产热大于散热,将体温调节到正常值0.5度以上的一种病理过程。 三个基本特点:致热原作用 体温调节无障碍 调节性产热过多,而散热减少 调定点上移 调定点 正常体温曲线 生理性体温升高 过热 发热 发热激活物 细胞 EP 体温中枢 调定点↑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紧张 散热↓ 产热↑ 体温↑ 其它细胞 内分泌免疫等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顽固的发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皮肌炎等,循环中持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能是其主要的发热激活物。 敏感家兔 正常家兔 BSA 不发热 发热 BSA 血清 心肌梗死、脾梗死、肺梗死:发热激活物的性质尚不清。 尿酸盐结晶硅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