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的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颞骨的解剖课件

内淋巴囊裂的裂底有前庭水管外口,通骨性前庭水管,它的另一端通前庭。 骨性前庭水管中有膜性前庭水管与同名小静脉,膜性前庭水管又称内淋巴管,系沟通内淋巴囊与椭圆球囊管。 内淋巴囊裂中容有内淋巴囊。 内耳的淋巴 内耳门向外通入内耳道,内耳道以一垂直骨板(内耳道底)与内耳相隔并封闭。其内有前庭神经、蜗神经、面神经、迷路动脉静脉通过。 内耳道底被一小平镰状嵴(横嵴)分成上、下两部,每部又分前、后二部分: 下部后份-前庭下区,有至球囊的神经通过。 在此区之后有一单孔,有至后半规 管的神经通过。 下部前份-蜗区,有螺旋状孔列,有耳蜗神经 通过。 上部后份-前庭上区,有至椭圆囊及上、外半 规管的神经通过。 上部前份-面神经管区,有面神经管入口。 内耳道底 面神经 球囊的神经 椭圆囊神经 外、上半规管神经 蜗神经 后半规管神经 面蜗后球椭外上 锥体后面 穿内耳道底结构及内淋巴管 面蜗后球椭外上 锥体下面: 粗糙不平,构成颅底的外面的一部分,结构较多。前内侧部有腭帆张肌、腭帆提肌与咽鼓管软骨的附着部。其它结构如下: 颈内动脉管外口 颈静脉窝 岩小窝及其鼓 室小管下口 蜗水管外口 乳突小管开口 岩小窝及其鼓 室小管 下口 岩小窝中有鼓室小管下口,管内有舌咽神经发出的鼓室神经、咽升动脉发出的鼓下支(鼓室下动脉) * 前庭蜗器vestibulocochlear organ 耳ear 听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觉器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重力变化和运动速度刺激的感受器。二者的功能虽不同,但在结构上关系密切。 * 熟悉颞骨的外部结构、解剖学标志,掌握其与邻近组织之毗邻结构关系以及内部结构的空间关系。 * 颧突根部的下后方有两个前后并列的凹陷:下颌窝、骨部外耳道上壁 * 颧突根部的下后方有两个前后并列的凹陷:下颌窝、骨部外耳道上壁 * 上述标志较为重要,它对颞骨岩部后面之手术,包括内淋巴囊之手术,切断前庭神经的手术,以及由颅侧进路的小脑桥脑角肿瘤之手术,都起着“引路”之作用。 尤其外耳道闭锁时,磨钻乳突,常发现Komer氏隔,常可误认为是鼓室。 * 上述标志较为重要,它对颞骨岩部后面之手术,包括内淋巴囊之手术,切断前庭神经的手术,以及由颅侧进路的小脑桥脑角肿瘤之手术,都起着“引路”之作用。 尤其外耳道闭锁时,磨钻乳突,常发现Komer氏隔,常可误认为是鼓室。 * 骨性前庭水管中有膜性前庭水管与同名小静脉,膜性前庭水管又称内淋巴管,系沟通内淋巴囊与球囊、椭圆囊的管道。 弓形下窝为岩上窦下方的小凹,内有细小血管通鼓窦。 * 内淋巴囊裂的裂底有一小孔(前庭水管外口),内通一条走向前上而略偏内方的骨性前庭水管,它的另一端通至骨迷路的前庭。 * 内耳门呈斜的卵圆形,平均5mm×8mm,向外通入内耳道。 内耳道长约lcm,以一垂直骨板(内耳道底)与内耳相隔并封闭。内耳道内有前庭神经、蜗神经、面神经、迷路动脉静脉通过。 * 下面的后部外侧有颈内动脉管外口,由此进入颈动脉管。此管贯穿岩部,先垂直上行,继而折向前内方,开口于岩部尖端之颈内动脉管内口,有颈内动脉通过。 颈静脉窝构成颈静脉孔的前界和外侧界,窝内容纳颈静脉上球。 颞骨的解剖 颞骨的解剖 颞骨是人体中最复杂、多变异的颅骨。 具备开展耳外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有二:  一是 硬 件 即具有分辨率高,清晰度佳的耳显微手术 镜;专用可冲冼的耳科手术电钻。  二是 软 件 手术者熟悉并掌握颞骨的应用解剖学。 颞骨为一复合骨块,分五部: 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茎突部 (一) 鳞部(颞鳞)    可分二面及边缘: 鳞部内侧面(大脑面):脑回压迹、脑膜中动脉沟 鳞部外侧面(颞面):颞肌附着,颞中动脉沟 颧突根部扁宽,分前、中、后三个根: 前根―关节结节   中根―关节后突(盂后结节)    后根―颞线起始部 乳突上嵴:是从颧弓根部向后至顶切迹之间呈嵴状的弧形骨线,是乳突上部的一段颞线。它是乳突手术时确定鼓室顶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可作为颅中凹底高度在颅外的标志。 道上棘(Henle氏棘、外耳道后上棘):是骨性外耳道口后上缘处的一骨性小突起。 A 道上棘处相当于鼓窦的外侧壁,它是乳突手术时常寻找鼓窦的标志。 B 道上棘向深部的投影,由浅而深依次可遇鼓窦、外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内淋巴囊。 C 道上棘也是确定颅中凹的标志。 道上棘 外耳道上三角 (Macewen氏三角) :是乳突上嵴、外耳门后方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