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生态学10.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域生态学10

水域生态学 第十六章 应用生态学问题03 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第一节 资源概述 一、资源的定义 二、资源的分类 三、水生生物资源 一、资源的定义 资源一般情况下指自然资源。Owen认为:自然环境中的任何部分,土壤、水、陆地、森林、野生生物、矿物或者人口等.所有人类可以利用来改善其生活的东西都可以称作自然资源。 二、资源分类 1. 不会用尽的资源(inexhaustible): 如原子能、风力、太阳能等 2. 会用尽的资源(exhaustible) (1)可更新的资源(renewable) a.农业土壤 b 土地上的产品,包括农产品、森林、动物等 c.水体的产品,如渔业产品 d. 人类产品,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 (2)不可更新的资源(nonrenewable) a.化石燃料; b.生物物种 三、水生生物资源 按照上述对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来理解水生生物资源的含义,则水生生物资源包括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水产品或者说是渔业产品,某种程度上它属于—种量的资源,另—部分是水体的生物物种资源,即生物多样性资源。因此水生生物资源的含义是水体中的 鱼、虾、贝、藻等各类群的生物物种,和它们的生物量(渔业产品)资源。本章节的内容也将按这两部分来展开。其中,渔业资源主要侧重于管理,生物多样性资源主要侧重于保护。 第二节 渔业资源的管理 一、渔业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渔业资源管理的模型 三、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 四、渔业资源现状的评估 1.渔业资源的定义 渔业资源指水域中蕴藏的具有经济、社会、美学价值,在现在或将来可以通过渔业得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费鸿年、张诗全,1990)。按栖息的水域,渔业资源可以分为江、河、湖、海的资源。按生物的分类系统可以分作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藻类、哺乳动物等资源。按栖息的水层可以分作上层、中下层、岩礁渔业资源等等。 2.渔业资源的特点 (1)新旧更替和自身调节能力 可以通过繁殖、生长、死亡而进行更替。 (2)游动性 一般来说,渔业资源不象农产品固定不动,而是游动的。 (3)波动性 由于环境的影响,渔业资源量是波动的。 (4)生产潜力较低 和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相比,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低,食物链损失大。 (5)产量的有限性 渔业资源的产量是有限的,这是水环境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3.渔业资源的基本单位 渔业资源的基本单位一般是群体(stock)。人对于群体有各种定义,费鸿年等将群体的定义综合为:鱼类群体是可充分随机分配的个体群所组成的,具有时间或空间的生殖隔离以及独立的洄游系统,在遗传离散性上保持着个体群的生态、形态、生理性状的相对稳定,是水产资源研究和管理的基本单元。 4.渔业资源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渔业资源作为一种群体,其增长形式符合种群的一般增长模式。一种是J型增长,即dN /dt=rN。另一种是S型增长,即dN/dt=rN(1-N/K)。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人为对自然资源的干扰,资源量将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呈平衡或围绕此限度上下波动。 二、渔业资源管理的模型 渔业资源的管理是从渔业资源变动的生物学特点出发,经过具体的模型模拟,通过对捕捞活动进行控制来实现的。 1.一般产量模型 2.动态库模型 3.亲体量一补充量模型 1.一般产量模型 一般产量模型(general production model)是从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出发,假设种群处于平衡状态,希望取得最大鱼产量的同时能维护资源量的现状而不衰减。其基本原理如下: 对于逻辑斯谛增长的种群来说,种群生物量 (B)的增长为ΔB; ΔB=dB/dt=rB(B∞-B)/B∞ 式中r为内禀增长率。如果为了种群的稳定和延续,在捕捞时只捕捞增长的部分则种群仍可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产量Y=ΔB=rB(B∞一B)/B∞。对于这样一个方程,产量Y有最大值Y=rB∞/4。由于此时仍可保持种群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因此,此时Y称最大持续渔产量 MSY(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这时的生物量最合适,为:Bopt = B∞/2。 如果产量Y=F·B, F为渔捞死亡率,则F=r/2。 生物学解释 对于一般产量模型的结果可以有这样的生物学解释:①接近种群最大密度时,繁殖效率减小,实际补充个体数小于小密度群体的补充个体量,在这种情况下减少了的群体将增大补充量;②食物补充受限制时,大群体比小群体食物转变为鱼肉的效率小,大群体的每一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