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面开发人才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 林泽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 林泽炎简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1986年中师毕业到煤矿子校任小学和初中教师;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获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学位,到国家劳动部工作,历任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杂志栏目主编;2001年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历任室主任、办公厅秘书,曾到英国剑桥大学、澳洲昆士兰理工大学等访问学习。兼任国家人事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全国人事人才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专家、多所高校研究生导师及国内多家学术刊物专家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国家重点课题负责人及中央人才政策撰写参与者,国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人才开发制度体系、企业文化及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组长。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3P模式理论首创者,国内第一本《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划、主编,国家级《中国人才资源状况白皮书》撰写者。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如“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标准”、“中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2006年杰出贡献奖)、“转型中国企业新领袖典型特征初步研究”、“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及政策研究”等30多项。目前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战略与政策研究及咨询。已发表180余篇学术论文,20本著作,多次获奖,并被亚太人力资源研究协会及国际人才开发协会授予“2005年度杰出贡献奖”。 人才资源开发重大政策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 (1)积极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 (2)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3)推进教育、科技、经济等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恢复和完善了高考、学位、留学、职称等制度; (5)按照干部“四化”要求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 (6)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进入21世纪—— (1)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作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 (3)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中国人才资源基本状况(一)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得到改善。 ——到2005年,全国有各类人才7390.3万人。其中,党政人才663.9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70.3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453.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4195.6万人,高技能人才835.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579万人。 ——全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3543.5万人,占59.3%。 中国人才资源基本状况(二) 国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2005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 ——初中毛入学率达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52.7%。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92所,2005年招生504.5万人,在校人数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 ——全国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由2000年的72.3人增加到161.3人。 ——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 留学人才已成为建设各行各业的关键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17.28万人。其中2003年,共有2.01万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另有多名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 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72%的“九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是留学回国人员。 到2003年底,全国已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110个,入园企业超过6000多家,吸引了留学人员约15000人,技工贸总收入327亿元。 我们面临的现实环境与思考 市场竞争的全面展开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可流动资源、其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 为振兴区域经济,政府、人力资源雇佣主体——企业应该怎么办 ? 人力资源管理对象——“人”的变化 人——独立、理性、自主的个体。 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来自知识型员工。 .自主性 .劳动具有创造性 .劳动过程很难监控 .劳动成果难以衡量 .较强的成就动机 .蔑视权威 .流动意愿强 “外在主导型”的人职匹配方式逐渐转向“自我主导型”的人职匹配方式。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情况 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录用、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岗前培训或新员工见习、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障等。 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合理化建议、后备干部管理、员工申诉管理等。 (见林泽炎主编《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