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课件

* 招标文件相关规定 * 普通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对路基填料的要求:基床表层填料中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50mm的石块。 * 摘录自设计文件 标准高于《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的规定。 * * 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基床表层均有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平整度的要求较为重要,分别为15mm,15mm,10mm。 沥青混凝土压实质量标准。三控 * 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基床表层均有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平整度的要求较为重要,分别为15mm,15mm,10mm。 沥青混凝土压实质量标准。三控 * 修改 * 参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 参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 参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 在垫层的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均不直接驶上土工材料。及时覆盖。 * 在垫层的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均不直接驶上土工材料。及时覆盖。 * 留 * 沉降速率过大,应采取措施(卸载、反压)进行处理。 * 沉降速率过大,应采取措施(卸载、反压)进行处理。 * 沉降速率过大,应采取措施(卸载、反压)进行处理。 * 沉降速率过大,应采取措施(卸载、反压)进行处理。 * 沉降速率过大,应采取措施(卸载、反压)进行处理。 * 沉降速率过大,应采取措施(卸载、反压)进行处理。 *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由粗颗粒土组成的渗透性强的地基,夯击遍数可少些。反之,由细颗粒土组成的渗透性弱的地基,夯击遍数要求多些。根据我国工程实践,对于大多数工程采用夯击遍数2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一般均能取得较好的夯击效果。对于渗透性弱的细颗粒土地基,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 必须指出,由于表层土是基础的主要持力层,如处理不好,将会增加建筑物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因此,必须重视满夯的夯实效果,除了采用2遍满夯外,还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等措施。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利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所以间隔时间取决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但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与土的类别、夯点间距等因素有关。有条件时最好能在试夯前埋设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通过试夯确定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从而决定两遍夯击之间的间隔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间隔时间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按本条规定采用。 夯击点布置是否合理与夯实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进行布置。 * 采取措施减少强夯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设置减振沟。可以充分利用临时排水沟。 * 强夯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较大,建议施工前对周边建筑物做好裂缝调查,做好图文记录,避免不必要的施工干扰,设置减振沟(深1m以上),以减少施工影响。 * 参考建筑地基设计规范 * 桩的接桩方法有焊接、法兰接及硫磺胶泥锚接三种 * 管理有续,质量控制 * 补充概念内容 * 补充概念内容 * 补充概念内容 * 补充概念内容 * 补充概念内容 * 补充概念内容 典型观测断面图 位移边桩 路基面沉降观测桩 单点位移计(路基本体、基底沉降观测) 多点位移计(地基深层沉降观测) 沉降板(路基基底沉降观测) 位移边桩 数据采集室 按二级沉降观测要求,使用DS1或DS05型水准仪、因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 实施过程中应参照《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常规观测要求 地表沉降板 柔性位移观测计 2)边坡支挡施工监测 在如下情况下应进行边坡位移监测: 1、滑坡、堆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 2、白垩系、下第三系泥岩、粉砂岩、砂砾岩;元古界泥质板岩、千枚状板岩等软质岩高边坡;二迭、石炭、泥盆系的炭质页岩、砂页岩、煤系地层、泥岩等易浸水软化的软质岩及软硬互层路堑,边坡高度≥20m时,或存在顺层现象或受构造影响结构面发育,发育不利结构面,边坡高度≥15m时; 3、土质高边坡,边坡高度≥15m时。 边坡监测内容 1、边坡地表位移监测; 2、深部位移监测; 3、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 4、桩(墙)背土压力监测; 5、地下水渗流监测。 边坡监测方法 1)边坡地表位移监测 观测桩法:建立射线网观测网。沿边坡或滑坡纵向每隔30~50m设置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分别位于路堑边坡的路肩、桩(墙)顶平台、边坡平台及堑顶外5m、10m设置观测桩。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观测桩的位移情况来判定边坡稳定性。本方法为常规监测方法。 位移计法:选择代表性工点,特别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高边坡或不良地质边坡进行;沿该边坡或滑坡纵向每隔30~50m设置监测断面,在边坡成型后,分别于路堑边坡的桩(墙)顶平台(第一级边坡平台)、最高级边坡平台水平钻孔设置多点位移计。 边坡监测方法 2)深部位移监测 大型滑坡、堆积体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