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1.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分布 1.1 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1.2 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1.3 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1.4 随农用物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1.1 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除汞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 1.2 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利用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主要是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污水按来源和数量可分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 1.3 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不同种类其危害方式和污染程度不同。其中矿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最为严重。这类废弃物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由于日晒、雨淋、水洗重金属极易移动,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水体扩散。 有一些固体废弃物被直接或通过加工作为肥料施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来自于污水处理 1.4 随农用物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农药、化肥和地膜是重要的农用物资,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不合理施用,也可以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 肥料中重金属含量一般是 磷肥复合肥钾肥氮肥。 2.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特点和危害 2.1 普遍性 2.2 不可逆性 2.3 表聚性 2.4 土壤中重金属危害 2.1 普遍性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普及,重金属污染日趋普遍。早在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骨痛病”就是由于用含镉废水灌溉土壤造成土壤的镉污染,导致稻米中镉含量超标而引起的;“水俣病”是由于土壤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而导致。 2.2不可逆性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与有机污染物污染不同 的是土壤中重金属具有生物不可降解性和相对稳定性,使得重金属易在土壤中积累,并且修复困难。 2.3 表聚性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残留于土壤耕作层,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较少向土壤下层迁移,这是由于土壤中存在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复合胶体,它们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和螯合能力,限制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的能力,使重金属易在土壤表层积累。 2.4 土壤中重金属危害 对环境产生危害主要有下列途径: ①受污染的土壤直接暴露在环境中,通过土壤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动物或人所吸收; ②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土壤中的重金属向下缓慢渗透,可能导致地下水的污染; ③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例如酸雨、施加土壤添加剂等因素提高了土坡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使得重金属较容易为植物吸收利用而进人食物链,对动物和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3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3.1 物理方法 3.2 化学修复 3.3 生物修复 3.1 物理方法 3.1.1 换土法 3.1.2玻璃化技术 3.1.3 电动修复 3.1.1 换土法 原理:用新鲜未受污染的土壤替换或部分替换原污染土壤,以稀释原污染物浓度,增加土壤环境容量。 方法:(1)翻土:深翻土壤,使聚集在表层的污染物分散到土壤深层,达到稀释和自处理的目的。 (2)换土:把污染土壤取走,换人新的干净土壤. (3)客土法:向污染土壤内加人大量的干净土壤,覆盖在表层或混匀,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减少污染物与植物根系的接触。 3.1.2玻璃化技术 方法: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置子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玻璃态结构,使重金属固定于其中,稳定了土壤中的重金属。 特点:该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且去除速度快,但其技术工程量大、费用高,常用于重金属重污染区的抢救性修复。 3.1.3 电动修复 原理和方法:将电极插入受污染土壤的溶液中,在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形成两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场。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运动,其主要运动机制有电迁移、电渗流以及电泳等。在这些机制作用下,污染物最终积累在电极附近,再用电镀(吸附到电极上)或抽取电极附近的水等方法加以去除。 运动机制: 运动机制: (1)电迁移:如图1,在土壤溶液中,带正电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带负电的阴离子向阳极迁移。迁移速度则取决于土壤一水体系的导电情况,它的强弱则与电流的大小以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等相关。 (2)电渗流:如图1,由于土壤孔隙表面带有负电荷,它与土壤微孔隙水中的离子形成了双电层,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孔隙水向阴极流动,同时随孔隙水迁移的污染物质则会富集在阴极附近,最终可以被抽出处理。 (3)电泳: 如图1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