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十年数学教导的严峻论争
六十年数学教育的重大论争
张奠宙 宋乃庆
论争一:中小学数学课程是否要照搬苏联?
1949年以前,我国数学教育深受英美数学教育的影响。仅就使用的教材看,大多从国外引进.耳熟能详的就有《3S平面几何》《范氏大代数》《斯盖尼解析几何》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是国家政策。但是,我们是否要全盘照搬苏联的中小学数学教材呢?这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当时,苏联中小学学制是十年,我们是十二年。早先使用的英美
数学教材中有高次方程、行列式、导数、解析几何,苏联十年制数学教材中都没有。如果照搬苏联教材.岂不是降低了数学教育水平?很多数学老师有不同意见。后来,对于教条主义死扣苏联十年制教材内容的问题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例如1960年规定小学必须完成算术教学,高中恢复“平面解析几何”课程等。这段历史表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是必要的,但是不要教条式地硬搬。
论争二:在数学教学理论上是基于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还是杜威的教育理论?
杜威的教育理论倡导“儿童中心”“活动课程”“生活即教育”等理念。与之相反,凯洛大则主张“教师中心”“知识中心”“课堂中心”。两者针锋相对。
凯洛夫《教育学》和杜威教育理论之争,一直持续到今天。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仍以观念潜流的形式不绝如缕,许多“教育改革”的核心其实是杜威的思想,只是没有正式打出杜威的旗帜罢了。
论争三:是开门办学、联系实际,还是“保持教学秩序”、强调系统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1958年,正式提出了“教育革命”的口号,核心是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它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开门办学”,“把学校办到工厂、农村中去”。数学因为抽象,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困难,备受责难.因而成为改革重点。在那个“大跃进”的年代,学生编写教材,劳动代替上课,生产技能取代理论知识。原本系统的数学基础教材,变成了“公社数学”“车间数学”等。过度的劳动安排“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1959年初即开始纠正,恢复正常的教学活动。
1960年4月中国数学会上海会议上,“打倒欧(几里得)家店”“打倒柯(西)家店”的口号四起。北京和上海分别提出“十年制中小学数学课程大纲”,十年级学生要学习“偏微分方程的差分格式”,这显然是做不到的。到1960年底,“三年自然灾害”来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落实,这些冒进的做法偃旗息鼓。
中国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苏联教育理论和数学教学法的影响,
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数学教学实践经验,三者合一,形成了中国数学教育的现代特色。
论争四:“拨乱反正”,是恢复到“文革”前,还是进行新的改革?
“文革”结束以后必须拨乱反正,一切先恢复到20世纪60年代的数学教育状态再说。在当时.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恢复并不是要停顿。改革开放仍然是主旋律。于是,在一些问题上,许多论争陆续展开。
数学是分为“代数”“几何”“立体几何”“微积分”好,还是合并成一门“数学”好?此问题在当时颇有争论。一直到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数学教学大纲》仍然是分科的。但是随着五天工作制的推行,学时大幅度减少,数学内容却必须增加。分科设立的难度加大,螺旋上升的教材处理思想才得到广泛支持。
国外的“大众数学教育”“问题解决”“计算器使用”等是否需要引进?在改革开放的方针下,引进国外的先进数学教育理论是必要的,但是消化吸收更为重要。一部分学者认为不要渲染国外的“先进”,主要目的是研究当前的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漠视自己的长处是不对的。这些忠告显然也是必要的。
以此观之,与时俱进是一切教育改革必须努力的方向。
论争五: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
中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目标上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取向,即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和“以提高未来公民文化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从理论上说,当然应改提倡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但是,社会功利性的追求,犹如市场经济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无法加以控制。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有效遏制应试教育的良方。
论争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引发的争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于2001年率先公布,基本理念是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方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与时俱进,体现信息时代精神,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总的方向完全正确。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将概率、统计列为基本数学领域,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触数据处理方法和随机观念,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虽然数学课程改革还在实验阶段,但是,它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已经显示出来:尊重学生、关注探究、重视讨论、合作学习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计谋协作协定书.doc
- 企业财务治理测验计划-湖南大学成考热门专业推荐.doc
- 企业赶着抢人才 厨师热度再提高.doc
- 企业文明行动绳尺进修.doc
- 企业报表填报说明.doc
- 企业领袖的眼睛要存眷并购.doc
- 企业落薪思惟.doc
- 企业财务治理轨制.doc
- 企业高层四种弗成缺少的特质.doc
- 企业龟龄基因:常识与收集.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