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授教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授教化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郭 彩 霞 山阳县色河中学 726412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犹如一缕缕春风吹遍了整个校园,然而中学作文教学却举步维艰,学生一上作文课就皱着眉头,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觉得作文教学面临困境,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已是当务之急,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为此本人就自己涉世未深的教学经验谈一点个人看法。我个人认为搞好作文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注重积累,获得写作素材;二、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审题方法;三、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四、改变作文评改方法,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注重积累;注意审题;激发想象;作文评改 谈起作文教学,我想在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的心中可能是个难点。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因为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学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注3:《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5页)因此我们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水平,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再者,就当前来说,中考作文占50分,如果学生失掉这个分数,后果不堪设想的。然而看一看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是搔头搔脑,就是皱着眉头,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看了该有多揪心!这些都迫使我们,应尽快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步入正轨。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呢?本人谈以下看法: 一、要求学生做好积累,掌握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不假,学生脑中如果没有好的素材,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皱着眉头,想一句写一句,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前言不搭后语,显得笨拙,就是思路不清晰。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积累呢?我想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 注意观察,寻找生活积累。 其实,如果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会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如果说作文是朵花,那么,它是盛开在生活的土壤之上的花。20世纪8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在《作文论》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 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案。”因此,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生活。如参加研究性学习,小记者活动,尽可能多读书读报,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增加阅历和人生体验,都能够自己的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若对生活进行感悟,那么也将有不小的收获。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就想到时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就想到“团结的意义”等等。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并把这些感悟随时记下来,这样也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簿,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下来”。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实际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二)积累好的诗句、名言、名人事例,为文章增添色彩。 我在自己的学生习作中,发现许多习作语言干瘪、口语化太浓,这些都是不注重语言积累的表现。而也有些学生能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几句诗,在议论文中恰到好处运用名人事例,就能给读者留下不一般的味道。如有个学生在写《感悟母爱》时,结尾处运用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还为文章增添了色彩。有个学生在写《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中,运用“大漠孤烟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让人感到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失败与成功》,个别学生运用林肯一生中失败的例子,为文章的观点增添了说服力。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做好积累得到的结果。 二、教会学生合理的审题方法,使文章重点突出。 我们在改作文时常常摇头叹息,不禁为学生的偏题离题,不能抓住文章重点来写,文体不合乎要求而头痛。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审题不清的表现,那么在这方面我们就要加强引导。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我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一)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 (二)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同桌》像这些明显有标明时间、地点、人物、实践、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等字眼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