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痰饮者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痰饮病治法浅析
【关键词】? 痰饮病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仲景为痰饮病提出的治疗大法。仲景认为,痰饮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如肺脏功能失调,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水精不能四布;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致水饮内停都可引起痰饮的产生。尤其以脾失健运,三焦气化失调,水饮停聚为主要原因。因此仲景提出了“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盖水饮为阴邪,得寒则聚,得温则行,易伤人阳气,而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阳能运化,则饮亦自除。但仲景又强调“和之”,即指温之不可太过,应以调和为原则,而且根据病情变化尚有行消开导治标之法。纵观《金匮要略》对痰饮病的论述,试就痰饮病治法进行浅要分析。
1? 温阳化饮法
由于痰饮主要是因脾失健运,脾阳不振,三焦气化失调,水饮停聚所致,故振奋阳气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法以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五苓散、小半夏汤等为主方,适用于狭义痰饮、支饮、支饮变证。脾胃阳虚的狭义痰饮、支饮,轻者如泽泻汤证,“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1],其病机乃脾虚水泛,蒙蔽清阳,清阳不升,浊阴上冒,故治以利水补脾;而重者如苓桂术甘汤证[1],则不仅健脾利水,而且重在温阳蠲饮,茯苓、桂枝同用,较泽泻汤证加重了温阳化饮作用。脾阳虚,水饮蓄积下中二焦,上泛头目,脾失转输,三焦膀胱气化不利,若脐下悸动,颠眩,吐涎沫,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则用五苓散化气行水(狭义痰饮[1]),本方也用苓桂温阳化饮,但利水之力较强,惟水气下行,诸证可消。胃阳虚,水饮上逆,出现呕吐,新病用小半夏汤温胃降逆(支饮[1]),本方药味虽少,但组方严谨,疗效确切,针对“心下有支饮”,用辛温之半夏,散结蠲饮,伍以生姜温胃止呕。若出现眩悸,说明病程长、病情重,是清阳不升,水上凌心所致,其原因还是“膈间有水”,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和胃止呕,导饮下行(支饮[1])。两方同样可用于狭义痰饮。“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肾气丸亦主之。”(支饮[1]),从本证看,属肾气虚,不能化气行水,以致水泛心下;从症状上当有畏寒足冷,小腹拘急不仁等症,用肾气丸温肾化水。仲景提出“当从小便去之”,言化气利小便,使气化水行,饮有去路。后世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实源于此。对于阳虚饮停的支饮变证,若支饮复动引起冲气即低而又更咳胸满,则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温阳蠲饮,散寒泄满[1]。若阳虚寒饮,肺卫气滞所致手足痹,其人形肿,则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温阳散寒,宣降肺气[1]。若水饮挟胃热上冲的面热若醉,则用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温脾化饮,清泄胃热[1]。
2? 表里双解法
本法也是痰饮病常用治疗法。外寒引动内饮所致“咳逆倚息不得卧”的支饮证,既要散寒又要化饮,故用小青龙汤温散寒饮[1]。“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1]。溢饮是水饮流行于四肢肌肉之间,近于体表,本可随汗液而排泄,若不能得汗,必致身体疼痛而沉重,因此当发其汗。虽然本方证也是外寒内饮,但小青龙汤所主是表寒里饮俱盛者,可见恶寒发热、胸痞、干呕、咳喘等症,而尤以寒饮咳喘为主,故发汗兼温散寒饮。大青龙汤则用于兼有郁热者,可见脉浮紧、恶寒发热、一身疼痛、不汗出而喘、烦躁等症,尤以烦喘为主,故发汗兼清郁热。这是两方的不同之处,但都体现了表里双解之义。
3? 涤饮通腑法
适用于狭义痰饮、支饮见腹胀、口干舌燥、二便不利、小便短黄等症。如果饮热交结于肠,气机不利的实证,用己椒苈黄丸荡热涤饮(狭义痰饮[1]),惟有疏导胃肠,前后分消,方能饮去病解。支饮胸满,是支饮兼胃家实的证候,因此用厚朴大黄汤逐饮泄热,行气除满[1]。
4? 泻水逐饮法
一般来讲,此法多用于饮邪内结之急重症,非峻下之品不能取效,但又必须是邪盛而正不虚,或者有所兼顾,使下不伤正。饮留心下,下利,心下续坚满,用甘遂半夏汤攻逐破结(狭义痰饮、支饮[1])。本条关键是留饮有欲去之势,但是去者自去,续者自续,新饮仍然日积,故宜攻逐破结,用甘遂攻逐水饮,半夏散结,白芍、甘草、白蜜顾护中气。“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1]。是水饮积滞,故当攻泻水饮。若支饮久留,饮寒射肺,饮邪上凌于心,阻碍气道,心肺俱病,阳气不通所致的支饮重症,若正气不虚,也宜十枣汤攻下饮癖[1]。对于水饮犯肺、肺气闭塞的支饮犯肺证,则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逐饮开闭,直泻肺水[1]。5? 扶正祛邪法仲景认为,若发病数十日,曾经吐下诸法治疗不愈的支饮重证,见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脉沉紧,此时已是虚实错杂,病程既长,又经吐下,必正气已虚,病机上当属阳虚饮热互结,治疗上就必须双方兼顾,扶正祛邪。因此,正虚邪盛,则补虚清热,通阳利水,木防己汤治疗;若邪实为主,病又缠绵不愈,则用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通阳利水,软坚补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熟悉方程基础教室演习.doc
- 燃气装置施工质量协定和罚款明细.doc
- 爱,让我们走过.doc
- 煤泥重介工艺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分析.pdf
- 爱心一元捐,芳华助基运动策划书.doc
- 爱国主义教导.doc
- 爱情点点滴滴,一路回想!.doc
- 爱此一拳石.doc
- 爱我兰亭楼书.doc
- 爱的求索.doc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