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一维问题
§3.1 一维定,Landau Pauli的矛盾
《无限深方势阱》
这是本章第一个例题,也是最简单的对一类物理问题的数学近似模型。但有关它的动量波函数及其衍生问题却引起过争论,甚至导致严重误解:“量子力学的数学是错的”。
研究一维方程,其中位势为
(3.1a)
于是定义在整个轴上的方程现在分为三个区域:第I区,第II区,第III区。由于I区和III区中(无穷位势问题见讨论i,),为使方程成立,这两个区域中的波函数必须为零 —— 即有边界条件。说明微观粒子即便具有波动性,也难以渗透进非常高的势垒区里。于是坐标波函数求解只须对第II区进行,
(3.1b)
有时,这里的边界条件被简单地写作。但由于对阱外情况未作规定,这种提法是含混的。参见下面有关讨论。
显然,在第II区内方程通解为
这里出现两个待定系数、和一个待定参数(它的数值将决定阱中粒子的能量)。为了确定它们,利用两个边界条件(加上总几率归一条件,一共也是三个),即
由此得,。最后,阱中粒子的能级和波函数分别为
(3.2a)
(3.2b)
这虽然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鉴于存在不少观点分歧,需要作一些讨论说明:
i, 无限深方阱的势函数是对实际物理情况作出的近似的数学模写。因为
第一,介质中势能不可能真是无限大;
第二,势函数也不可能是严格的阶跃。
容易给出能够近似认定某一势函数为无限深方阱的条件。设实际阱壁高为,可将近似认作无限高的条件是:,是问题中涉及的最大能量。同时,设势函数两端显著上升的尺度为,波函数有显著变化的尺度为,可认作阶跃变化的条件为。因此,对很大的高激发态情况,势函数将难以被模型化为无限深方阱。此外,更不应当由这种人为的近似模型导出Hamilton量不厄密等等损及量子力学理论体系的结论。
ii, 当为奇数时,波函数是对称的
当为偶数时,波函数是反对称的
(这里已略去无关紧要的波函数整体相因子)。各个能级上波函数的节点(零点,不计两个端点)个数为:基态()无节点,第一激发态()有一个节点等等。而且可以看出,阱中各能级的波函数按的奇偶性区分为奇函数和偶函数,也就是说有
(3.3)
iii, 求解结果表明,若用势阱(或势垒)从空间上限制微观粒子的活动,也即,将它们内禀波动性——de Broglie波局域化,则由于波自身干涉结果必定导致波频率的分立化(注意,经典物理学中所有波也均如此),但由de Broglie波的特性,频率分立化就意味着能量量子化。即使对基态,粒子的动能也不为零,说明阱中粒子从不静止。这里,故,,代入不确定性关系,给出。由此可知,若将一个粒子禁闭在宽度的局部区域中,相应的动能便有
参考基态能级表达式,再次可知§1.3的排除粒子静止概念是正确的。另外注意,由于边界条件的存在,总能量(3.2a)虽然也是阱中粒子的动能值,但却不是动能算符的任何本征值。(3.2b)式也不是动能算符的本征函数。其实,阱内任何定态都是各种动量(及动能)本征态的叠加态(见v, ),它们由势阱约束着不色散而成为定态(否则将呈自由波包色散,见§3.3)。
iv, 将波函数用复指数来表示,并近似地配上因子,可得
因此若仅就阱内而言,可以形象但却近似地说:阱中粒子波函数是两个反向传播的de Broglie行波叠加而成的驻波,是阱中de Broglie波在边界处多次反射相干叠加的结果,类似于两端固定的一段弦振动。这里强调指出,这两个行波并不严格单色,因为它们仅仅存在于有限区间内。如同光学中有限长度的光波波列不会是严格单色波一样,也见下。
v, 基态动量波函数问题。上面说过,此问题边界条件有两种不同提法。它们对求解阱内的坐标波函数没甚么影响,由此分歧,Landau 和Pauli给出了不同结果,引发了一些混乱,甚至导致有人对量子力学的严重否定。
一方面,Landau 等人做法是[3],将上面定义在全实轴上的基态波函数作富里叶积分变换,便得到无限深方阱中粒子的动量波函数:
代入表达式,注意阱外为零,即得阱中粒子动量几率分布
(3.4a)
注意,(3.4a)式为连续分布。
另一方面,Pauli求解时,直接采用第iii条两个“单色波”中所含的基态的两个“动量”。由此,Pauli认为[1、2],
(3.4b)
(3.4b)式表明阱中的动量谱是两个在全实轴上反向运动的单色de Broglie波叠加而成的驻波。
显然,两种结果很不相同。究竟谁正确?或是两者都对?两者都错?实际的文献讨论中,几种观点全有表述。事实上,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