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参会班级:模具14-1 电气14-1,2 机制14-1,2,3 举办地点:B306 举办时间:2016年9月6日 主持人:涂杰 (一)主持人发言 提起网络这个词,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不会感到陌生,淘宝购物,QQ聊天,微博发心情,百度查资料,上网玩游戏,可以说,每天我们都会跟网络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密接触。网络增强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为我们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极大的便利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说,网络已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我们很多同学在不能用电脑上网的时候,都会利用自己手机宝贵的流量来登录网络。当我们享受这些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时,网络又总是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今天,我透过一些网络中的问题,简单的给大家讲一些网络安全的知识,教给大家如何来防范网络中的一些风险,如何科学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 我们要说的主要是这四个问题: 1. 网络财产安全问题 2.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3. 网络谣言问题 4. 网络沉溺问题 1、网络财产安全问题。这个问题不少同学曾经遇到过的,或者说听周围朋友提到过。也就在前几天,我们年级的一名同学就很不难过的遇到了这个问题。被钓鱼网站盗走了6000多元钱。 正好有机会请该同学现身说法。或者学生有课,没有请到现场给 大家现身说法。我大概的给大家说一下事情的经过。这个事情牵扯到两名同学,怎么回事呢?有一名同学上一家游戏交易网站,想购买一件游戏道具,用自己的网银支付没有成功,所以借用了寝室另一个同学的网银来支付。结果另一个同学支付两次同样没有支付成功。就放弃交易后,可过了一会,银行发来信息,该名同学网银被支走6000多元钱。本来是计划把这两名同学邀请过来给大家现身说法。如果把这两名同学请到现场,大家就能感觉到,两个人,都是那种很聪明伶俐的人,可是还是被骗了。为什么?我分析了一下。 第一个原因,就是轻易相信了别人发来的链接。一般情况下,我们对陌生人发来的链接,都会持有谨慎的态度。但是由于这名同学以前在这家网站买过类似的商品,所以想当然的认为,这家网站是可信的。但是网站可信,并不代表网站上的人发来的链接可信。这名同学,他们支付的那个页面是对方通过QQ发来的,人家给他发来的,更便宜一点商品的链接,最终钱财被发来的链接钓走。当时360杀毒软件提醒他有钓鱼风险,他仍然想当然的认为没事。怪那个网站么?不能全怪,因为他支付的链接,是别人发来的。所以,不要轻易点开别人发来的链接。 他们损失这么多钱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第二名同学没有把自己购物用的银行卡与自己平时用的银行卡分开。一些网络安全专家一再的告诫我们,购物用的银行卡要与平时用的银行卡分开,但是很多同学怕麻烦,仍然混在一块用的。包括我都是混在一起用的。我也一直想当然的认为,用网银支付,必须有U盾,只要U盾不丢,就不会发生财务损失。通过这个事情,也让我明白了,别人会利用你电脑插着U盾的时候,通过控制你的电脑进行支付。这件事情发生以后,也让我提高了防范措施。我现在已经把卡分开了。大家以后的也注意这个问题。最好,购物的银行卡上存款不要超过500元。 第三个原因就是,图便宜。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这名同学购买的商品100多元,比淘宝上卖的便宜了很多。而且那个卖家发给他的链接价格更是便宜50多元。贪便宜心理,也是他选择在钓鱼网站购买的原因。现在,互联网上中奖之类的信息大家一般都不信了,但是10元钱充50元话费,名牌产品便宜卖了,这些内容大家还是相信。这也是大家经常发生财产损失的一个原因,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有便宜可占。记住,天上没有馅饼。再碰到便宜的有些离谱的东西,要多长个心眼了。 第二个要给大家说的问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前段时间,3.15晚会中,曝光了网络泄露个人信息的事件。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相关的报道。 这个视频中,是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情况,我们对这些事情现实的感受是什么。大家平时有没有发现,我们上淘宝浏览过一件商品,或者团购过某个东西以后,你在上网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在一些网页旁边不断出现类似的商品。这其实就是视频中所说的,我们的cookie被收集,信息被泄露了以后,商家广告投放的结果。而且我们平时还会发现,当我们用自己的信息注册过某个网站以后,我们的手机上经常会收到没完没了的垃圾短信,邮箱里会经常有删不完的广 告邮件。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我们的注册信息被当做商品销售了。 曾经有一次,我通过证券业协会的网站报名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并按照报名要求填写了自己的联系电话。结果,报名以后考试之前,我接到了不下十家培训结构的短信和电话,询问我是否有参加考前培训的意向。并且呢,很多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