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书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   摘要:   众多法律文化的研究与探讨中,比较中西法律文化是其中一个方面,在张教授的书中结合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分化以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揭示了中西法律文化的类型和特征,由于受个人阅历、知识、社会面的局限,,起初的想法、论点逐步完善。这些结论的提出为下一步提供了思路;接着研究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制的联系时所怀有的是一种理解与沟通的心态,并对其观点和论据进行了分析与批判;随着论点的堆积,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被作者逐渐提出,并运用充分的例证进行补充说明。   作者简介:   张中秋,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专著5部。获教育部和国家级学术研究奖4项,其中个人奖2项,合作奖2项。研究方向为法律文化,有系列著作出版。曾应邀赴美、德、法、日、韩等国,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参加学术活动和讲学。主持的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理论研究》。   关键词:中西法律;文化差异;思维差异;价值取向   在未接触法律课程之前,未曾考虑过中西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是通过日常生活,大部分是影视剧对法律知识以及法律的体现形式进行了解,借此机会读了张中秋教授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对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国法律和西方法律是有本质区别,因为中西方的思想方式、政治体制、价值取向都完全不同,这当然也包括信仰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但是套用一句伟人的话,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所以适合这个社会发展的才是最好的。   要想了解中西法律文化差异,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法律文化。所谓法律文化,最早是在1969年美国法学家拉伦茨·弗里德曼发表的一篇题为《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文章中提出。我国引进法律文化概念并展开研究讨论,则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现有资料显示,法律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和研究课题,在我国大陆最早出现在《法学译丛》1985年第1期上,该期刊登了我国比较法学家潘汉典教授翻译的美国匹兹堡大学法学教授李?S.温伯格和朱迪思?W.温伯格合写的《论美国的法律文化》一文,这表明我国法学界从此对法律文化问题开始关注。而在我国学者中,将法律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法学概念和法学理论问题进行专题阐述的,则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教授孙国华教授,他在1985年所写的《法学基础理论》一书,首次对法律文化进行了阐述。自此之后,法律文化问题成为我国法学界重视和关注的一个课题,先后有学者发表研究论文和专著研究法律文化,虽然这些论著研究角度和方向不尽相同,但大都谈及了对法律文化概念、含义的理解。   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体现在于:   (一)法的本位不同   法的本位是指,法以什么作为其权利义务的基本单位。按照张教授书中所写,中国法律是集体本位,西方法律为个人本位。其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因,在最早的时期,中西法律都是以氏族或扩大了的氏族(部族、部落联盟等)为本位,但在古代世界的转换过程中,却走了两条日益分离的道路。由于其他文化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封建帝制的出现,以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儒释道三教,中国法律日益集团化,走上了一条为氏族/部族→宗族/家族→国家/社会的集团本位道路,其突出特点是贯彻着宗法之上、家族本位、集体主义、义务第一的指导思想,沿着宗教制度发展演变的轨迹而进行。到了封建时期,儒家创设了新的家族本位和国家本位相结合的理论,并使之成为封建时期中国的统治思想。西方法律则走上了氏族→个人→上帝/神→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西方法律文化源于具有自由开放精神的希腊法和具有个人主义特色的罗马法,形成了保护个人权利自由的历史传统,最终确立了个人本位的传统。   (二)法的属性不同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公法属性,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上是私法属性。这是中西法律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差异,亦是法的本位不同的延续。中国传统法律的是一种刑事性的法律体系,即使其中有关于民事、婚姻、家庭、诉讼等方面的规定,但这些以刑法的规定和方式来理解和处理非刑事问题。其表现为:1)法典的刑事化或刑法化,中国是一个成文法发达的国家,国家法律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法典。2)刑法的刑罚性或刑罚化,中国传统思想里的刑法重在惩罚报复,轻在教育警戒。3)民事的刑法性或刑法化,中国传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民法典,而是刑法化的民事法规,具有民事内容刑事处罚的特点。西方的法律则是一种民事性(民法化或私人化)的法律体系,民法和商法非常发达。西方法律在早期形成时期,就已表现出浓厚的私法特色,基本以私法作为其法律体系的基干和主体。但是从根本上讲,西方发达的私法文化是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之上的,因为私法是一种理性化的法律体系,与市场经济有这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三)法的精神不同   中国传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