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帮教工77作实务定向生班20121010.ppt

  1. 1、本文档共2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置帮教工77作实务定向生班20121010

安置帮教工作实务 詹旭方 教学目标 通过对安置帮教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案例的学习,系统掌握安置帮教工作的性质、工作主体、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目标、工作方法,明确安置帮教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要求,提高从事安置帮教工作所应有的沟通、组织、协调等实际工作能力。 两个基本问题 什么是安置帮教工作? 如何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社会管理 社会治安管理 劳动教养制度 刑事处罚制度 刑罚执行制度 社区矫正制度 安置帮教制度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一 安置帮教工作基本概念 (一)安置帮教工作概念 定义: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依靠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5年、解除劳教3年内的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 领导体制: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具体由综治委领导,综治办负责; 工作主体:司法行政机关及成员单位、有关部门、社会力量 工作对象:刑满释放5年、解除劳教3年内的人员、解除社区矫正人员 把握特殊群体与正常公民的区别与关系:弱势性、风险性 ①特殊群体保护制度 ②特殊群体可转化为正常群体 ③社会公平与矫枉过正 工作内容:引导、扶助、教育、管理 特殊人群的社会管理 特殊人群的社会服务 一、工作性质与特点 (一)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1.党委政府是决策者、领导者 2.纳入综治责任制、民生工程范围 3.制定政策、措施 4.提供人财物保障 5.表彰嘉奖:中央关于表彰的规定 周永康、王金山视察池州市新河司法所 徐立全书记调研“三项重点工作” 中央综治办协调室副主任季勤调研检查安徽安置帮教工作 中央综治委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电视电话 会议部署调查摸底工作 党委政府表彰先进集体与个人 徐立全书记考察祁门县闪里司法所 马鞍山市委政法委领导带队考察 上海市安置帮教与社区矫正工作 2006年安徽省综治办、省司法厅 联合召开安置帮教工作祁门县场会 2010年5月阜阳市召开太和县 监地共建现场会 1980-1997年17年间,兰州市水上派出所打捞上岸尸体达6500具(自杀85% 、失足10% 、被杀5%,自杀者中,八成为16至45岁的中青年,且多数为穷人。 一、工作性质与特点 (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 综治办:落实综治责任考核;协调、检查 司法行政:牵头承办日常工作;制定规划、计划、年度任务;调查研究;组织部署开展活动;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分解任务、目标 公安:户籍与身份证管理;重点人和流动人口管理;违法犯罪预防和打击; 人社: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社会保险;劳动权保护 民政:低保与救济;福利机构安置;志愿者与社工 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 财政:人员经费、运行经费、装备经费、管理经费 银行:信贷 工商:申办个体、企业服务 税务:税收扶持 共青团:志愿者帮教与就业服务 妇联:未成年人监护、受教育权;平安家庭、女刑释解教人员权益;就业、 健康教育 工会:就业与劳动权益保护 农委:土地政策、技能培训 扶贫办:扶贫政策 一、工作性质与特点 (三)社会力量参与 1.相关部门: 关工委 残联 2.社会志愿者与热心人士:全体公民参加所在社区志愿者; 提供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服务; 志愿者活动作为提拔干部依据 3.企业事业单位、媒体 按照属地管理和综合治理原则,各单位、部门,成年公民都负有关爱特殊群体的道义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 安徽出版集团在监狱捐建爱心图书室 蚌埠市龙子湖区成员单位参加安置帮教工作会议 原巢湖市安帮办上街宣传安置帮教工作 马鞍山市桃源司法所召开村居刑释解教人员分析会 砀山县关工委到庐江监狱开展进监帮教 安徽大学学生进监帮教 性质分析 非强制性 政府主导 协调配合 社会参与 价值引导 适度控制 几种错误理解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好人都管不了,还管坏人 只是司法所的事,我们为司法所干 二、安置帮教工作法律政策依据 (一)宪法法律依据 1.《宪法》:公民权 第33条“公民在法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