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精选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一、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1.政治因素 (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倡导文明、进步和民主,积极提倡西方近代的生活方式。 (2)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 (3)改革开放后我国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2.经济因素 (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推动。 (2)新中国重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幅度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3.文化因素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及所学可知,中华民国的建立推动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也体现了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故选B项。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近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完全西化,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有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还未真正城市化,故C项错误;“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不是社会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20世纪初,一场“咸与维新”的“剪辫风”旋即扫荡中南重镇武汉,大街小巷,处处可闻“咔嚓”声。热情高昂的学生军,人人手执一柄剪刀,过路者凡有发辫,统统剪子伺候。这主要是由于( ) A.外国传教会的组织 B.留美幼童与学监斗争的影响 C.“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 D.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行 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有关断发易服的法令,推动了剪辫运动的发展。 答案:D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二、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戊戌变法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解析: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读取,材料信息包含服饰的改变和不缠足运动的发展,而A、B两项只是反映了其中一方面的信息,不能准确地从整体上反映材料的内在信息,故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故排除。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答案:D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婚姻习俗发生变化,而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A、B、D三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 答案:C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 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浓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从程度看: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俗坚如磐石。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研读: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交礼仪的重大变化,即晚清时的跪拜礼(图1)——民国初期的鞠躬礼(图2)——1922年的握手礼(图3),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史料二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研读:史料列举了许多吃、用的洋货,并且用“新到”打广告宣传,表明当时人们在物质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精选.ppt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精选.ppt
-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培训课件剖析.ppt
- 2014驾校科目一最新考试题库(完整版)精选.doc
- 2015-11土建施工员精选.doc
- 2015-16学年苏科版初二《实数》期末复习讲义精选.doc
- 安全生产警示标志管理办法(暂行)剖析.doc
- 2015-10-15党章学习精选.ppt
- 2015-2016-1线代与空间解几中期考试复习a精选.ppt
- 2015-2011年二建《施工管理》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精选.docx
-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训练9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苏教版必修2精选.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精选.ppt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精选.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KissingtheFire(吻火)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精选.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精选.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课件:1.3基因工程的应用(浙科版选修三)精选.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2.2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精选.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3.3.1.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精选.ppt
- 安全经验分享(冬季交通)剖析.ppt
- 2015-2016年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复习精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