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资料集锦
古代文学资料集锦
先秦诸子百家
一、 时代背景
1、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局面 “轴心时代”(东周:前770——前256)
2 、“士”阶层的崛起,文化学术下移
3、百家争鸣
司马谈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刘歆十家: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家
后人九流: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
儒——司徒之官 道——史官 阴阳——羲和之官 法——理官 名——礼官
墨——清庙之守 纵横家——行人之官 杂——议官 农——农稷之官 小说——稗官
二、诸子散文的体例
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三个阶段。
第一期: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 主要著作先有《论语》、《老子》、《墨子》
第二期:战国中期 语录体仍旧通行但普遍采用对话形式,主要著作有《孟子》、《庄子》等。
第三期:战国后期 专题论著。 主要著作有《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三、 诸子散文的时代特色
1、 在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思想活跃,畅所欲言,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对现实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 、在文风上,诸子散文或简括、或雄辩、或奇幻、或浑厚、或峭拔,各自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3、在语言上,诸子散文都十分讲究文学和修辞,具有程度不同的文学色彩。
4、在文体发展上,诸子散文发展并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为后世留下了不少论说文的光辉典范。
一、孔子生平与思想
思想主张:哲学思想(核心):仁和礼 政治思想: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美学思想:美善统一,中和
文艺思想: “兴观群怨”
二、《论语》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是反映了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思想的重要著作,记录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辑录而成。全书 20 篇,集中表现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是了解、研究孔子及其学说的重要资料。
《论语》艺术特色:记言为主,语录体,以片段对话为主,并言行而记载。也有的形成专题讨论、政治短评。文字精炼,深刻,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而启发性的语句;于简短的记叙中展示人物性格。
a以当时通俗平易、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又吸收了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炼、典雅严谨的长处,形成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的独特风格。词汇丰富新鲜生动活泼,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大量出现。(郑瑗《井观琐言》“论语无意为文,而自粲然为文,故不厌语助字之多”。)句式灵活多变,舒展自如,长短不拘,又很强的表现力。
b善于把深邃的哲理凝聚于具体的形象中,使抽象与诗意结合: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c、语言真实的反映出丰富复杂的感情色彩。
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为季氏聚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伯牛得了不治之症,孔子惋惜:“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人物个性描绘:重记言不重记行,记小事而不记大事,记片断不求系统。
楚狂接舆……,将狂出描写如生,鸿飞渺渺,偶留指爪,不可得而见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记述孔子诱导学生畅谈个人志向及孔子对学生的评价,从中刻画了他们的志趣、思想和不同的性格,表现了孔子师徒的儒家治国思想,展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一个侧面。具体摄下随意聊天的生动场景,截取真实的横断面,先诱导性启发,哂之(表达委婉含蓄善意)-何伤-喟然-……此段文字,既记言谈,又传神情,勾勒人风貌,传达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章法结构精于剪裁,五人言谈,孔子一人贯穿,前后对应有致:率尔——铿尔,哂——与点也。
《长沮桀溺耦而耕章》
选自《论语·微子》。它记载了孔子率领门徒周游列国时派子路问津的一段小故事,写出了当时社会中处世态度不同的两种人物形象。这则小故事以记言为主,记述了子路问津的一个片断,情节简单,但却通过人物对话并穿插必要的叙述交代及动作、神态点染,就把两种人不同的处世态度和心情勾勒得很鲜明,颇具文学色彩。人物语言富于哲理意味,含蓄深长。长沮、桀溺借机告诫,寓意深刻,妙语双关。
《子路从而后章》
荷蓧丈人言行诡秘,语言简洁尖锐,返见不知所往,类似笔记小说写法,将隐者身口精神事业风趣况味一一画出——方存之《论文章本源》。
孟子与《孟子》
一、生平与著作
孟子(前3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学实验讲解PPT模板.pptx VIP
- 2024年桂林理工大学 考研初试真题-877C语言程序设计.pdf VIP
- 综合实践 记录我们的校园(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综合实践记录我们的校园(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df VIP
- 23、施工升降机操作工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高中化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学习成效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生产培训课件.pptx VIP
-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2电子版教材.docx VIP
- 《AQT2025-202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解读 .pdf VIP
- 亲子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模板.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