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服装美学作业终稿.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11月25日 目录 摘要 2 一、古希腊与中国明朝以前的时代 3 二、西方中世纪和近世纪和中国明清时期 4 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建筑服装舞台上的粉墨登场 6 四、未来各种流行元素的解构、组合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艺术所处的整个时代与环境的支配与制约。服装也是如此,从人类的原始时代开始,服装就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历程,无不反映着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此外,服装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遵循着诸多形式美法则:和谐、比例、渐变、节奏……,这些体现了服装的形式美。对不同时代特征的反映,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服装样式,这是服装的内容美。服装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是服装的审美特征。 服装的形式美一如其他艺术种类一样,追求和谐、比例、节奏等。服装的内容美是所包含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特征的体现。服装的美是服装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服装和建筑都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而设计的一种精神的延伸。人的居住环境与人的着装关系十分密切。建筑是半永久性的生活设施,衣物则是不断变化的生活资料,因此,前者具有前导性和优先性,后者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发展变化继而反过来又影响了建筑形式。在人类生活的不同时期,服装随着建筑审美风格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试图通过当时的建筑和服装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美和人类自身美的感触。以下我想通过历史进程的几个阶段说明建筑和服装在审美本质上的相互影响。 一、古希腊与中国明朝以前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西两个地区经济上发展速度较快,人文环境相对比较宽松,人们对建筑和服装均追求以优雅、宽松、随意为美,讲究线条的流畅,色彩自然、大胆,表现人类自身的曲线,很少从宗教、政治等方面对人进行各种禁锢,这里又以中国的唐、宋两朝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为代表。古希腊民族追求个性,崇尚艺术,一直被推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希腊的建筑主要是神庙。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其服饰同建筑一样充满了自然、清新、单纯和高贵的特点,代表性的品种是希顿和希玛纯,由于采用平面披挂的方法,因而形成优美的悬垂波浪褶饰的宽松型服装形态。 与古希腊类似,中国古代先民们讲求安逸的人生观,追求悠闲清净的祥和生活。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造就了其独特的审美情感。具体表现为对精神功利目的的要求超越了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实体营构,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重关系、重心性、重本体的人文精神,民族心理、气质品格、审美理想全面地融入建筑的布局和服装的结构及色彩之中。 古希腊建筑与服饰风格对比 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和唐朝服饰大气、和谐的服饰风格 二、西方中世纪和近世纪和中国明清时期 公元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后,来自北欧和中欧的游牧民族不断侵袭古罗马,使得在建筑和服装上各种风格彼此交融。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中西方都处在宗教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时期,因而在风格上既展示出上帝和皇权的威严,也反映出在极度高压下人性的压抑和反抗。拜占庭时期,在建筑上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效果。同样,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服装上。例如:在男女宫廷服的大斗篷、帽饰以及鞋饰上都镶贴了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华丽图案的刺绣装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哥特式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对中世纪建筑等美术样式的贬称,这种风格的审美特征在建筑上主要的表现是对垂直线和锐角的强调。很快这种风格便影响到服装上,例如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例如,尖塔形状的埃宁帽(henin),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纹章的上衣等。接着这种服饰风格又引出来罗可可风格,罗可可风格是一种建筑装饰风格,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其审美特征以精致细腻见长,对同期女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外在形式美(人工美)因素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表现在紧身胸衣和极度夸大的裙围上。 古老的中国在经历了唐宋的盛世繁华后,进入一个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对君王体制的推崇和对皇权的维护,使得这个时期普通女性服装趋向繁丽华美,旗袍是在旧的满族袍服的基础上,采用西式裁剪法,使袍身更加紧身合体。此外,旗袍加大了服装的外露程度,充分显露出女性的曲线美,繁缛的艺术风格,导致在服装边缘、饰物等方面崇尚精致细密,几乎各类服装都采用了多重滚边。在建筑设计上强调等级体现,以恢弘的气势来展示皇家的尊严,布局上富有层次感和对称性,装饰细节设计上讲究繁缛。 哥特式风格 明清典型建筑风格与繁缛的清旗袍(非民国) 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建筑服装舞台上的粉墨登场 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后,伴随着两次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