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间俗神信仰与俗神话蠡测
乔台山
提要:张振犁先生研究发现,中原上古神话在其流变过程中,出现了宗教化、地方化和世俗化的演变。笔者的田野采风实践,验证了张先生的这个论断,并发现“三化”的结果是产生了“俗神话”。神话是神的文学存在形式。俗神话伴随着民间俗神信仰而产生和延续,其反映的内容和主题是关于俗神的。俗神话是相对于古典神话、相对于文献记载神话而言。俗神话是上古神话的现代版,和古典神话一脉相承。许多古典神话消失了,而俗神话至今仍存活在民众的记忆和口头传承中。全文约11000字。
绪说:笔者在进行中原民俗田野考察(采风)当中,发现在中原地区民间存在着相当浓郁的俗神信仰,存在着对先天神的“草根解读”。这些俗神信仰或世俗化的信仰活动,一方面存在于祭祀活动中,同时也流传着大量的民间神话——“俗神话”。这些“俗神话”和上古神话(注1)之间,既存在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又丰富和发展了古典神话,是上古神话的现代版,是典籍神话的口头版和草根版。许多上古神话已经消失了,但俗神话至今仍活在民众的记忆和口头传承中,其中一部分已被整理成文本出版了出来。从学理上分析,验证了张振犁先生在《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一书中的论断,那就是古典神话在其流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宗教化、地方化和世俗化的“三化”现象(注2)。俗神话的存在,使神走下神坛来到了民众中间,使古典神话得以延传。俗神话和典籍神话一样,属于民间神话范畴。笔者在参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编纂过程中,就遇到了神话、传说的分类问题,有些故事在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神话,而更接近于传说;但其神话色彩又十分浓厚,如果归到传说当中地位显得又低了一些。神话和传说的概念和外延是前人人为定下来的,似乎难以概括现代的神话体系,但今人又不能随便推翻已经约定俗成的分类体系。所以,为了便于区分和研究,笔者在本文中将其归纳为“俗神话”,并进行一些蠡测。
一、俗神话的对象:民间俗神与世俗化了的先天大神
我们的祖先相信“万物有灵”,并祈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最善最美最真的境界。我们的祖先虽然物质生活匾乏甚至贫病交身,但精神生活异常丰富;我们的祖先虽然庸庸碌碌。却充满了理想;我们的祖先虽然文化素养低下甚至大字不识一个,却充满了幻想和想象能力。我们的祖先智慧地将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神格化、拟人化,使其深入人心并世代赓续。
(一)先天大神。在普通民众中,尤其是在香客心目中,神被分为先天神和后天神两个层次。先天神属于创世神、创始神,先天神是大神。后天神属于人神合一的神灵,后天神是小神。在河南辉县九莲山一带的庙宇中伏羲被称为人皇,炎帝被称为地皇,被蒙上封建等级色彩。而在香客的口头上,神农被称为田祖(在滑县木版画轴中也是这样标注的),伏羲和女娲被称为老人家,女娲又被称为娲祖,盘古无封号。到庙里不单要上香磕头作揖,而且还要在老人家身边守守、偎偎,在塑像旁的庙地上坐一两个甚至两三个小时。这是多么的亲切、亲近、亲和,神灵和人们之间几乎是零距离,零接触。世俗化使神走下神坛,来到了人们中间,拉近了祭祀者和被祭祀者之间的距离。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1.受神怪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许多先天神被描绘得惟妙惟肖。如混天老神和混地老祖是两个创世神,一个代表混沌初分时的天,一个代混沌初分时的地。我们是否可以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神怪小说《封神演义》的创作采用了大量的民间神话素材,是文人将古典神话宗教化、地方化和世俗化的典型;《封神演义》中的故事在传播过程中又和地方上的风物结合了起来,又成为民众将经典神话宗教化、地方化和世俗化的实例。
2.无生老母。对无生老母(注3)的信仰和供奉,广泛存在于大中原地区。老百姓认为无生老母无生无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至仁极慈的女上帝。她是宇宙的创始神,是自然万物的创始神,是人类的创世神和祖先。地球上的所有男男女女都是无生老母的后裔,被她放到地球上生存繁衍,她还不时派使者将善众度回到她身边,得到她的庇护。在九莲山的西莲寺、东莲寺、后静宫中,都供奉着无生老母的塑像,而且在众俗神中是主神,信众也称她是“老娘”。在一些庙宇中有以无生老母为主,有十二老母之群体塑像。
据有关资料显示,无生老母的偶像是白莲教所奉的至尊女神。白莲教发源于东汉末年,成教于南宋时期,繁盛于明清时代,传布于下层社会。白莲教融佛、道、儒为一体,至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以无生老母为最高神祗的宗教理伦体系。其理论代表人物是罗清、弓长和木人三位教首,他们对无生老母信仰作过系统的总结和阐释,都记录在白莲教教义的宝卷中。无生老母有众多称谓:老母、古母、祖母、古佛、老古佛、无生母、老无生、收圆老祖、无极老母、无极圣母、无生圣母、瑶池金母、云盘圣母、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等。有些庙宇中将其误称为无声老母。无生老母把混沌宇宙分出天地,定出两仪四像,创造出山川河海、草木禽兽和人类,又制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