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研究方法论基础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研究方法论基础精选

研究方法论基础 研究方法论基础的内容 1、研究方法论概述 2、研究 3、科学 4、哲学基础 1、研究方法论概述 方法与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研究方法论的构成基础 方法与方法论 方法:用于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具体技术、工具或程序 经济学研究方法:回归分析、运筹研究技术、数据搜集及各种技术的联合运用 方法论:对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途径的研究 方法论提供基本的指导原则,并不详细指出具体细节 经济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 对经济学推理的一般途径的研究 侧重推理和证实过程 马克?布劳格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对经济学中研究的一般途径的研究 侧重信息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既提供应用知识,也提供对专业基础的新的理解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目录 第一篇 望而却步的科学哲学   第一章 从公认的观点到波普的观点 第二章 从波普到新的异端   第二篇 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   第三章 证实主义者,大部分十九世纪的故事 第四章 证伪主义者,整个二十世纪的故事 第五章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第六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篇 新古典研究框架的方法论评价   第七章 厂商理论 第八章 一般均衡理论 第九章 边际生产力理论 第十章 剑桥之争种种 第十一章 赫克谢尔—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十二章 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 第十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十四章 新家庭经济学   第四篇 我们现在从经济学学到了什么?   第十五章 结论 研究方法论的构成基础 2、研究 研究的定义及特征 对研究的描述 研究的分类 研究的过程 如何增强创造力 研究的定义及其特征 研究是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系统方法 是一种系统方法 不限于某种活动的类型 目的在于获取新的可靠的知识 对研究的描述 不是偶然发现 不是数据搜集 不是在图书馆查找已出版的研究成果 是寻求解释 是一个过程 研究的分类(1) 基础研究:试图在一个专业或研究领域确定或建立基本事实和关系 应用研究:为获得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信息所进行的特定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 区别:应用研究对那些最现实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基础研究不大强调应用 研究的分类(2) 专业基础研究:研究专业内理论、基本关系以及分析的程序和技术 专题研究:从其他专业中吸取信息和思想,本质上属于多学科研究 对策研究:为特定的决策者解决特定问题的研究,更侧重于对特定的、个别的问题的应用 研究的分类(3) 描述研究:试图确定、描述或识别什么 试图将知识和信息集合在一起,解释其可能的逻辑联系 分析研究:试图确定为什么是那样或如何是那样的 将信息拆开以考察信息为什么产生以及如何产生 研究的过程(1) 研究的过程(2) 研究的对象:世事 研究的手段:方法和理论 研究的结果:形成新的理论 研究的目的:解释和预测 研究的关键:创造力 如何增强创造力 林毅夫:“一分析,三归纳”方法 本质特性分析法 当代横向归纳法 历史纵向归纳法 多现象综合归纳法 3、科学 科学的定义 获取知识的途径和知识的分类 公共知识的可靠性 逻辑谬误 可靠性检验与个人的主观性 科学预测和经济学的科学性 科学的定义 科学是系统(可靠)的知识的有组织积累,其目的是理性的解释(预测) 知识只是手段,科学是一种系统的探索 科学不等同于真理 获取知识的途径 感觉 经验 直觉 启示 计量 推理 知识的分类 实证性知识 规则性知识 价值性知识 私人知识 公共知识 公共知识的可靠性 可靠性的一般标准: 知识可以被证据所支持; 获得或产生知识的方法可以被证明或再造 可靠性的逻辑标准: 演绎逻辑 归纳逻辑 逻辑谬误 诉诸个别 肯定后件 个人攻击 诉诸众人 诉诸权威 虚假证据 类比证据 合成或分解 经济学的逻辑 萨缪尔森:《经济学》(16版) 后此谬误 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合成谬误 可靠性检验 一致检验 逻辑相干检验 清晰检验 实用性检验 个人客观性的作用(1) 主观或主观性: 受个人精神特征制约,与人的信仰、价值和观点相联系 客观或客观性: 不受个人精神特征控制,依赖于什么是可通过观察、测量和逻辑来证明的 个人客观性的作用(2) 如何保持或区分? 命题或概念是否通过逻辑检验 研究人员是否接受逻辑检验 科学预测 事实是可证实的观察 理论由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组成 假设是可检验的命题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 科学的一般分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分类的标准: 基于所用研究方法的差异; 对理论与数据具有相对不同的侧重 基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都是对本学科一般研究途径的研究 研究方式的差异: 自然科学采用证实方式 社会科学采用证伪方式 如何检验经济学理论 林毅夫: 理论假设的一致性 理论内部逻辑的一致性 理论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