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19世纪世界史若干前沿问题 华东师大历史系 沐涛 2.科学上的突破 核心:向中世纪三大权威挑战(亚里士多德、 托勒密、盖伦) A.天文学: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日心说”代替“地心说”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二.工业化及其问题研究 1.工业化与工业革命的区别 “工业化”是把工业主义渗透到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把整个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都奠基在大工业之上。 “工业革命”只是在一些部门中出现,工厂生产和机器生产机器是其象征,是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工厂管理 (1)通过罚款、解雇等手段,迫使工人遵守工厂纪律,规范了工厂的规章制度。 (2)采取严格的现代簿记,准确计算工厂的利润 。 (3)建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产品销售方案的制定。 3.法国工业化的特征 (1)发展速度和节奏呈渐进性和持续性,平稳增长,无起飞阶段。 (2)工业结构呈“二元性”。从产业格局看,现代工业和传统工业并存;从企业结构看,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平分秋色。 (3)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干预明显,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4.美国工业化的特点 (1)工业化程度在美国各地发展不平衡。 (2)工业发展速度快。 (3)较快地实现农业机械化。 (4)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 5.工业化时期西方国家的童工问题 (1)使用童工现象 英国:1784年纺织厂1/3以上工人是童工;到1871年,工人总数152万多人,其中童工42.8万。 美国:19世纪初1/3以上工人是童工;到1870年,有童工约74万; (2)对童工劳动的立法 英国: 1802年通过《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禁止9岁以下儿童做工; 1833年《工厂法》,规定9~13岁儿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8小时,或每天不超过9小时;每天要接受2小时义务教育。 1920年完全禁止。 三.殖民主义的历史使命 1.定义 从广义说,是世界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现象,体现的是1500 年以后全球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发达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从狭义上讲, 代表着一系列的政策、观念与行为方式等,指的是在现代世界体系中,西方宗主国为维护中心与外缘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制定的,反映了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特色的方针、政策。 2.西方殖民史 (1)开创: 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摩洛哥的休达 “教皇子午线”: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划定,以西经41度为界,以东属葡萄牙,以西属西班牙。 (2)三次扩张高潮 16~17世纪:西、葡、荷、法、英等国重点在美洲的殖民扩张 18世纪中叶:英、法等国重点在南亚和北美的扩张和争夺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英、法、日、俄等国重点在非洲和东亚、东南亚的扩张 (3)柏林会议的“有效占领”原则 1884.11.15~1885.2.26,英、法等15国柏林会议,要求占领非洲新地区的国家必须通知《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的签署各国,同时建立足以有效保护该地区现有各项权利(如确保航运和贸易自由等)的机构。 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 3.殖民扩张的多重作用: (1)与殖民宗主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料来源地之一 工业制成品销售市场 (2)与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的“双重使命”理论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思考题: 16~19世纪,“落后的东方”和“先进的西方”的世界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文献: 1.肖耀根 :“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理论月刊》2007年第六期 2.张钢 :“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第四期 3.宋严萍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 2007年第五期 4.付成双 :“试论美国工业化的起源”,《世界历史 》2011年第一期 5.郑家馨:“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世界历史》1997年第二期 * 发展的主线: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 (1)西方国家的现代化: 原动力:科学革命、思想革命和市场经济 途径:变革政治体制、发展生产力 影响:生产水平、社会生活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2)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自强运动 (3)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反思 一.科学革命、思想革命与近代西方的崛起 1.方法论上的创新 培根(15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3-2024年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录用67人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影视鉴赏》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877页PPT).ppt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含解析).docx
-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重点句子翻译导学案……详解(刘).docx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高效备考策略 .pdf
- 产品思维30讲的关键.pdf
- 五权宪法原理.ppt
- 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