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3诗词鉴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观沧海 曹操 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观 ,写景的十句中,前 6 句是实写,后 4 句是虚写,其中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写景时先写岛上的 树木、百草 ,次写海面上的 秋风、洪波 。最后写天空中的 日月星辰。诗中将“大海”称“沧海”,是因为海水呈青白色。 (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这是虚景,借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气概,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D ) A、这首诗通过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概。 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6.泊秦淮 杜牧 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杜牧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答案:唐? 李商隐) (2)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笼”用的形象、准确,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朦胧、冷寂的画面。 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4)“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朦胧、冷寂 (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这首诗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或答: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是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7)阅读《泊秦淮》,对其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景,第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洗练,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答案:( C、诗中对“商女”的批评只是一个平台,真实的目的是为了批判那些不顾国家安危,一味沉溺花天酒地的统治者们。) (8)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对这一成语的理解。 原指与妻子(或友人)团聚,秉烛长谈离别之情。后泛指与亲友相逢叙旧。 4.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什么作用? 烘托人物心情。 5. 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反衬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 6.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不符合诗歌本身韵律要求,你认为累赘吗?为什么? 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不但不觉得累赘,反而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全诗跨越时空,把今日的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和他日的彼时彼地彼情彼景交织起来写,艺术构思极为巧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贬官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 寓情于景 的手法,抒发了诗人离别的忧伤。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理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