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人的食器及饮食习惯 10汉语言文学1班 阜阳师范学院 一· 食器 下面介绍古代常见炊具、食具和酒具。 上古炊具有鼎、鬲、镬、甑、甗等。? ?鼎是煮肉和盛肉的。 当时的肉食并不像后代那样一律切成小块,一般都要把牲体解为几大块,也有不进行体解而煮全牲。因此,鼎都比较大。 鼎 鼎以圆腹三足的为多,也有方腹四足的。因此后代常说“鼎足而立”,或说“鼎足”、“鼎立”,意即力量三分或三家对峙。 鼎 鼎口处有直立的两耳,可以穿进杠子以便抬举。在鼎下烧火。因为鼎大,壁厚,烧火无灶难以集中火力,所以可以想见当时用鼎煮食多么费力、费燃料。? 鼎 鼎有三类:一是镬鼎,系用以煮牲及鱼、腊的大鼎。 第二类鼎是设食鼎,或曰正鼎,有的学者命名为升鼎。其主要功用,是盛放镬鼎煮熟的肉食。 第三类鼎是羞鼎,又称陪鼎。镬肉及盛到正鼎内的肉是无滋味的,所以食用时还需要以羞鼎内的羞味调和裹汁。 古代中国人进餐时,餐勺与筷子通常也是配合使用的。 依“三礼”的记述,周代时的礼食既用匕,也用箸,二者分工明确,箸是专门用于夹取菜食的。 《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 。《礼记·曲礼上》 “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 古人用匕从鼎内把肉取出来后,放在俎上用刀割着吃。所以古书上常以刀匕并举、刀俎并举。匕是长柄汤匙,俎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两端有足支撑着,一般是木制的,铜俎很少。 鬲 鬲是煮粥的。其形与鼎相近,三足是空的,与腹相通,因为鬲都较小,承重不大,空足可以支撑而不至破损,更重要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受火,加快米熟的速度。 镬是专门煮肉的。郑玄说:“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 镬也是大腹,圆形,但没有足。因为鼎受火过于猛烈足部容易损坏,所以镬作为煮肉器更为常用。 古代的酷刑烹,就是把人扔进镬里。 甑zeng是蒸饭的工具 类似今天的笼屉,直口,或口边向外翻卷,立耳,平底,底部有孔以通气,很像现在的筚子。米放在甑中,甑放在鬲上,鬲中放水。 《论衡·知实》:“颜渊炊饭,尘落甑中,欲置之则不清,投地则弃饭,掇而食之。” 甗 甑鬲上下两器合成一套就叫甗。 也有把上下做成一个整体的,也叫甗。 甑更常跟釜配套使用,所以古书上常以釜甑连言。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釜的用途与鬲相近,但所煮的不限于粥。 《汉书·楚元王传》:“(刘邦)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阳羹尽轑釜。” 曹植《七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彝为方形或长方形,有盖,有的有耳。(古代青铜器的通称) 《说文》:“彝,宗庙常器也。” 其实彝与尊同类,郑玄《周礼·司尊彝》注:“彝亦尊也。” 但因为它是“常器”,所以彝 即代表宗庙祭祀时所用的各种礼器。 罍 罍是大型盛酒器lei,有圆有方,短颈,大腹,有的口大,有的口小 簋gui簠fu 古人盛饭盛菜不用碗。《说文》虽有盌字,那是“小盂”(水器)。 上古盛饭用簋,一般圆腹圈足,两旁有耳,是青铜或陶制的,也有木制或竹制的。 又有一种簠,长方形,用途和簋相同。古书上常以簋簠并举。簠、簋既同为盛食奉神之器,须整洁,故古人将“簠簋不饬”当作指责为官不廉的婉词(见《汉书·贾谊传》)。簠出现于西周,盛行于西周中、晚期,终于战国。 槃匜——类似盘子 古书上常见槃匜并举,二者是配合起来用的盥洗器。匜像一只瓢,有把,有足,有盖。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怀嬴为晋公子重耳“奉沃盥”,可见是用来浇水洗手的。 上古又用于饮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提到“乃馈盘飧”,《史记·滑稽列传》提到“杯盘狼藉”,但还不是现代所谓的盘子。现代的盘子是瓷器发达以后才出现的。 豆 上古的盛食器还有豆,像今天的高脚盘,有的有盖。 豆本来是盛黍稷的,后来逐渐变为盛肉酱、盛肉羹了。 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笾,瓦豆叫做登或豋。《诗经·大雅·生民》:“于豆于豋。” 缶 ?缶据说是秦地的酒器。大概秦地采矿与冶炼较内地落后,酒器多用陶制。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 (同缶)秦王,以相娱乐。” ?爵是古代饮酒器的通名 作为专名,其形为深腹,前边有流酒的槽(“流”),槽与口相接处有柱,底部有三足,可以放到火上温酒。 《左传·宣公二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觚是最常用的饮酒器,多与爵配套使用。 觚的口像喇叭,长颈,细腰,圈足。 《论语·雍也》:“觚不觚,觚哉,觚哉。”何晏《集解》:“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 斝 斝(jia)的形状像爵,圆口,也有圆底的。 《左传·昭公七年》:“赂以瑶瓮、玉椟、斝耳。” 孔颖达正义:“斝,爵名,以玉为之,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 觥也用以盛酒。其形像一只横放着的兽角或瓢。有盖,由锐端往外注酒,多作兽形。 后代诗文中提到觥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2025广西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内生真菌A21-1-1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pdf VIP
- 99038 法学毕业考核 自考考试大纲.docx VIP
- 工 程 报 价 单模板.docx VIP
-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喉痈课件.pptx VIP
- (新)电大资源网11379《人文英语3》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题库(476)[期末纸考+一平台机考]-已排版.pdf VIP
- 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批管理岗、专职辅导员岗、其他专技岗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犯罪学(00235)自考复习资料.doc VIP
- 202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岗、专职辅导员岗、实验技术岗、其他专技岗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