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教育——红丝带飘飘
丝带飘飘,传递友爱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设计目标 讲授新课:可怕的艾滋病 艾滋病的产生 艾滋病的病因:因该病毒感染人体的免疫细胞,将艾滋病致病病毒定名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 流行趋势→科学家已预言艾滋病将是21世纪人类最危险的瘟疫 艾滋病的危害:“超级癌症” 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儿童 传播途径:(1)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 (3)共用针具的传播 (4)母婴传播 讲授新课: 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尽管艾滋病毒见缝就钻,这些病毒也有弱点,它们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活的细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离开了这些血液和体液,这些病毒会很快死亡。只有带病毒的血液或体液从一个人体内直接进入到另一个人体内时才能传播。它也和乙肝病毒一样,进入消化道后就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所破坏。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接触汗液或泪液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亲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讨论 小峰是一个艾滋病儿童感染者,已经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病情基本稳定。一天他有些发烧,考虑到传染病院比较远,小峰父母准备带他到离家较近的一家省级医院看病。出发前,小峰爸爸犹豫地对小峰妈妈说:“把孩子的病告诉医生吧。”妈妈坚决反对:“要是说了,医生不给孩子看病怎么办?”爸爸不信:“人家是大医院,不会的。” 提问,让学生在纸条上回答问题。①你认为医生会给小峰看病吗?②如果认识小峰,你会回避小峰吗?③如果不认识小峰,在公共场合中有艾滋病患者,你会回避吗? 关怀不能只在12月1日 隐藏小游戏 游戏规则:现在抽取8位同学,其中7位同学进行内部抽签,抽到纸条里有“☆”的同学是“患者”,然后交回小纸条到老师手中。“患者”对所有人保密自己的病情。7位同学躲在搁板后,剩下1位同学在隔板前方,保持与搁板1米以上的距离,由这位同学扮演医生,负责找出艾滋病患者。“医生”通过提问猜谁是“患者”,每次提问不超过2个问题,由“医生”挑选搁板后的任2位同学回答,然后选中1位同学诊断病患(不一定是医生提问的同学)。教师说“停”,说明“医生”诊断正确,游戏终止;如“医生”选错,教师在黑板上加一颗星星(即误选越多,黑板上星星越多)。 提问:“故事中,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 点评:游戏中健康的同学被医生误诊,代表在不知情情况下病毒在人群中迅速扩散,也代表“患者”体内的病毒扩散,病情加重。如果所有艾滋病患者都隐瞒自己的病情,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从游戏中大家能思考:隐瞒病情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患者恢复健康。 “预防艾滋病”小知识竞赛 规则: 全班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由老师主持 挑选老师手里的题号,轮流作答 以选择判断题为主,一道五分 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 避免艾滋病的最好办法:是通过教育改变个人行为,养成防止染病的生活方式 The end 谢谢 本次课程到此结束 * * 知识目标 学习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认识歧视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学会接纳不同的生命,从而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 问题解决目标 提高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理解与尊重。 情感目标 学会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导入 展示艾滋病患的生活照片 想象: 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状态 令人难过的故事:《最爱》 对艾滋病患者的看法 。 内容1 爱 从小事做起 情感上不歧视:隐私保护 生活上关心:物质,精神 内容3 内容2 媒体宣传 相关人士走访 老百姓参与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