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坛的设计理念看天人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天坛的设计理念看天人关系

从天坛的设计理念看天人关系 内容摘要:天坛是我们专业考察的重要一站,他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清朝时期的天人关系思想。天坛中充满了圆形设计和“九”的使用,体现了古人对天的认识和至高无上的尊崇。但是这也是有限度的,是要与皇权达到平衡的。受“君为本”的制约,它从形式上无法越过皇宫,也不能超过皇宫。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君为本、天为用、民为轻”的组合。古建筑中蕴藏的历史等着我们去追寻。 关 键 词:天坛 天人关系 董仲舒 天坛是我们专业考察的重要一站,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座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这里是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祈谷(祈祷丰年)和祈雨之地,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皇帝要来这里举行祭天、祈谷和祈雨仪式,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为“年轻”的祭天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人之间的关系。 在古代象形文字中,天字上边的一划较粗,下面是一个人形,指示人头顶上就是天。我们的先民由于不能解释自然界的奇异变化,如星陨日食、打雷闪电、刮风下雨之类,故产生了对天的畏惧心理。某些思想家利用人们的这种心态提出了天命论,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至上之神,具有无比的威力,天派它的代理人,即天的儿子来统治人世间,这就是古代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天命论要求人们绝对服从天子,因为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谁违背了天子的命令就是违背天意,就要受到上天的惩罚。并以此作为精神支柱,维护统治、平衡社会关系。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可以说是这些思想的代表之一。他认为玉皇大帝是万物的主宰,而在人间,天子就成为其神权的行使者,秉承天意,统治人类社会。“阴阳互对关系中,阳为主宰,阴为从属,因此君父夫处于主导,臣子妻处于从属,这是天意决定的。因此人的行为要依顺天意。”他的“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说皇帝代表天意,要人民服从皇帝,从而维护大一统的政治,这就是所谓“君权神授”;另一方面要皇帝尊天保民,不要胡作非为,用天的权威来约束皇帝,即所谓“神道设教”。并将这两方面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这两“屈”两“伸”,明确了天、帝、人三者的关系,天子既是至高无上,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天的制约。因而对于巩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政治、稳定社会秩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这天与人的关系也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建筑的风格与形式上也多有体现。因此,我将以天坛为例进行探究。 首先是天坛中的设计处处体现出了“天”,把抽象的“天”具体地物化成可见可触的建筑。这里以祈年殿为例。有一句话可以很形象的概括它德特点:“三重蓝顶,一道圆墙,二十八柱,四海名扬。”“三重蓝顶”说的是祈年殿是琉璃瓦圆攒尖顶的三重檐圆形大殿,三重檐覆三色琉璃瓦,从上至下依次为蓝、黄、绿,分别代表昊天、皇帝和庶民。祈年殿的屋檐不用通常的单层或双重,而是做成三重,为的是凑出一个“ 暗九”,包括殿脚下的三层基座,与登上基座要走的3层台阶,以隐含“天”字。所谓“一道圆墙”,意思是说,普通房屋的墙壁是长方形的,而祈年殿的墙壁却是圆形的。这是因为中国古代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圆”便是天的象征。 “二十八柱”表示支撑祈年殿的28根柱子,藻井楹柱支撑着殿顶中央处的九龙藻井,称龙井柱。4 根“龙井柱”象征一年的四季;中层12根金柱象征12个月;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12个时辰,中外层相加24根,象征二十四节气;三层相加28根,象征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上的八根重柱,象征三十六天罡;殿顶周长30丈,表示一个月30天。季节、月缺月圆、昼夜和节气,都与天象有关。所以,在“二十八柱”里包含了很多有关“天”的信息,处处“象天法地”。可以看出“四海名扬”的祈年殿,是建造者通过“三重蓝顶,一道圆墙,二十八柱”,并巧妙地利用形和数,作为一种无声的建筑形体语言。这是古代匠师的智慧与创造。他们将星宿和一年四季的节令,关于“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观念巧妙地体现在建筑中。 北京天坛的建造处处体现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和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了天空的辽阔高远和至高无上。在布局上,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圜丘坛和祈年殿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从而增加了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正门西门进入天坛能获得开阔的视野,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在单体建筑上,从象征“天圆地方”的双重垣墙的南方北圆,到圜丘坛、祈谷坛、祈年殿、皇穹宇的圆形造型;从象征蓝天的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皇穹宇及配殿蓝琉璃瓦屋面,到丹陛桥步步登高如临天界的意象等,都体现了古人对天的认识和至高无上的尊崇。 但是,天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但并不是毫无限制的夸大,在显示天重要性的同时,也在处处平衡其与皇权的关系。 中国的皇帝制度,到西汉武帝时期基本定型。在此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它始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