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海小英雄的气候难题.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海小英雄的气候难题

北海小英雄動畫 瑞典童話原著作者Runer Jonsson(1963) 原作英文譯名 ”Vicky Viking” 獲得德國最佳童話獎(1965) 最早由日本創作動畫電影和短片(1973) 英文譯名 “Vicke the Little Viking” 中文直譯「小海盜維基」 稍後奧地利、德國改編成電視卡通短片 台灣電視台首播於1978,最後播出1991 近年有線電視不定期重播 北歐海盜 北歐海盜常被統稱為「維京人」 「維京」譯自“Viking” 意思就是北歐海盜 有「海上探險」的意思 (「神鬼奇航」是以加勒比海海盜為背景) 主要以農牧維生 只有少數「維京人」攻擊教堂的紀錄 Eric蓋的小教堂復原後 老彼得·布呂赫爾(1565) 冰凍的泰晤士河(1677) 另一個中國古氣候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的小冰期重建紀錄 中世紀暖期 小冰期 宋 元 清 明 小冰河期 中世紀暖期 東西方氣候紀錄差異頗大 (竺可禎文集,1979 科學出版社) 中世紀暖期 歐洲氣候溫和,豐收不斷,甚少飢荒; 格陵蘭殖民開始,漁獲農作豐盛; 歐洲大陸葡萄園往北推進500多公里。 中國大陸似乎已進入冷期: 黃河流域稻作減少; 南宋有「錢塘大寒屢雪,冰厚數寸」紀錄; 冷期中仍有明顯短期冷熱交替。 小冰河期 溫暖氣候於13世紀便開始轉變; 北大西洋地區天氣變冷、海冰增加、風暴頻仍; 歐洲大陸沿岸也頻受風暴影響,洪水不斷發生、農作欠收、漁獲下降; 格陵蘭港灣冰封,殖民活動完全中斷。 中國大陸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牧馬」 ; 16世紀明朝後葉氣候乾冷,多旱災。 太陽幅射強度變化 長期太陽黑子活動紀錄 更長的太陽活動紀錄 太陽幅射強度與氣候 太陽幅射幾可說是大氣運動唯一能量來源(地熱0.01%) 地球接收太陽幅射強度變化可合理解釋許多古氣候變化特徵,如已知的大冰期循環 百年尺度內,太陽黑子活動與全球平均氣溫有相當明顯的統計相關性 IPCC接受「太陽幅射變化」為氣候變遷議題中最主要的自然氣候變異強迫因子 問題是:最先進的太陽幅射強度觀測發現→太陽常數變化幅度相當小 也無法解釋東西半球反應的差異 太陽幅射影響的論述 精密太陽輻射和黑子活動 太陽風與宇宙射線 輻射-火山活動 火山活動影響全球溫度 深海循環關鍵區域 最近一次大冰期後 Younger Dryas(新仙女木事件) 上一次冰河期結束,快速冰消過程中,於距今12,000年前,發生短暫的冰河回復現象。 距今15,000年前,冰河期低溫迫使樹木成長線南移,當氣溫回暖,一種稱為Dryas (仙女木)的植物,回復在南歐生長。 來的快、去的也快! 會不會再發生? 仙女木花與花粉 可能的水源 — Lake Agassiz River Warren 大冰期前的暖期 近似周期性變化(1470年) 中世紀歐洲移民消失的原因 受到寒冷氣候的衝擊 同期歐洲大陸也受到嚴重氣候變化的衝擊 但是更寒冷險惡氣候地區都還有人類蹤跡 自認文明的歐洲移民消失,同期在格陵蘭發展的依努人卻存活下來 早期猜測都朝外族入侵方向思考 依努人聚落發現少量歐洲移民的物資 依努人有「海盜船隻入侵」傳說 滅族戰爭論無認何實體證據支持 新理論:畜牧業的成敗決定於植物生長季的長短,而非冬季的酷寒 歐洲移民聚落遺址中資源並非「完全耗盡」 生活條件越來越差,然後在一次「顯著事件中」剎然中止 末日的宿命 環境脆弱而不自知 幻想維持斯堪地納維亞區域的生活方式 砍伐森林、切割草皮、過度放牧 無法預期自然的氣候變化 幸運於氣候暖期到達,警訊出現只期待「熬過去就好」,溫水煮青蛙 物質缺乏 固守家鄉連繫、不知開拓變革 外部支援管道斷絕 歐陸政經情勢改變,挪威自身難保,海路冰封 未能排除區域威脅 拒絕與依努人(愛斯基摩人)融合 (Collapse: How society choose to fail and Succeed by Jared M. Diamond, 2005) 歷史的教訓 適宜的環境、充足的食物→人口膨脹 需要精緻的生產、擴充土地的利用→社會的分工→統制階級的形成→越來越難自由遷徙 環境的依賴生高→不經意的環境破壞 困苦的環境反而使權力更集中,生產者更受壓迫 過了一個環境承受的臨界點→社會動盪將難以避免 自然環境的變異造成致命的一擊→文明崩解 氣候變異常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類曾經渡過大冰期的考驗→ 想一想 二次大戰後 人類有紀憶以來最平和的時代 科技、經濟發展最迅速、人類最富裕的時代 全球人口由20億激增至70億 還在持續增加中 全球化、全球分工 經濟強權與政治強權結合 全球環境資源不斷的被開發應用 下一步? 天作孽猶可違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