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在512..
写在“5·12”
三年前的今天与两月前的昨天,先后在我国汶川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大地震,让人们见证了大自然的残酷与无情。特别是日本,这本是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但日本国民面对的,却是堪比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的现实。地震、海啸、核泄漏三大灾难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枯拉朽力,刹那间让数以万计的生命消失,数以万亿计的财富毁灭,数以十万计的人民无家可归,大片土地及海洋面临最恐怖的核污染,举世哀痛!举世震惊!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灾难是一种历练,一种洗礼。一个民族,只有向灾难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从汶川和日本的大地震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汲取多方面的经验教训,但是从人防工程建设的角度看,一个最基础的事实是,日本人口密度高,地震强度大,海啸常与地震伴生,但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仅占世界的0.4%左右。比如日本大地震的破坏力相当于20多个汶川地震,但汶川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了是日本的几倍甚至上十倍,所形成这样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由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一次大的自然灾害就像一场战争。当战争真正来临时,胜负多已昭然若揭,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就是战前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早在30多年前,日本就在为这次“东日本大地震”做着准备。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总结大地震教训,政府将应急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建立了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强有力的应急保障能力,特别是常态化的宣传教育使国民的应急意识和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除此之外,他们重点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房屋抗震等级方面加大了力度,下了真功夫。如他们的应急行动方案早就把公园、绿地、中小学校、体育馆、教室、操场等定为公共应急避难场所,并在本次大地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为什么日本灾区大部分高层建筑都没有倒塌?曾有路人看到面前平行的两座大楼因巨大震荡如跳舞般摇摆,但当一切恢复平静时,这两座大楼却完好无损。甚至于,即便是在被海啸侵袭最为严重的大船渡市,一座座的海边度假别墅被海浪托举到内陆,平移数百米,也安然无恙,里面的居民因此幸存。据了解,很多日本高层建筑都采用一种“地基地震绝缘”技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弹性橡胶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缓冲装置来抵抗地震。这种保护装置使建筑物受力减轻一半。在选材上,日本建筑多采用辅以轻型墙体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既安全抗震,又节省能源。为了提高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日本普通民宅采用了箱体设计,地震发生时,即使房屋整体翻滚,也不至于损毁。他们的经验是:更新了建筑设计理念、更新了建筑施工技术、更新了建筑施工材料,运用一切手段提高抗毁能力。
人防工程设施,说到底,就是一切为了提高城市抗毁能力,提高人民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系数。在战时空袭条件下能保存战争实力,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赢得城市反空袭斗争的时间,这是其基本功能。而在平时的地震灾害中,人防工程同样可以发挥其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人防工程建设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人民防空工作,特别是上世纪60-70年代,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修建了大量的早期人防工程。在建国以来历次大的地震灾害中,因人防工程发挥重要作用,而避免人员伤亡的例子举不胜举。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天津地铁、开滦煤矿等工程挽救了数千人的性命;唐山机车车辆厂人防地下室发电机组、唐山陶瓷公司人防地下指挥所的电讯系统等都是在第一时间恢复正常运转,赢得了抗震救灾的宝贵时间。1996年的包头大地震中,座落在市中心区的“包头市人防地下商城”,不但结构安然无恙,而且工程内的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和顾客等,都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又如“5.12”地震中,青川发生6.4级余震,人防机关大院内的地震棚全部吹翻,人们无处躲避,非常恐慌,市人防办将大家全部疏散转移到人防地下应急指挥中心,人们安稳地度过了一夜,等等。这些例子,都充分证明了人防工程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九江是江西省内国家较早认定的重点防空城市,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灾害多发,人防民防等“两防”任务异常艰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九江军分区的坚强领导下,人防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人防结建面积比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还多。市区人均面积居全省第一,接近全国先进城市标准;特别是去年引资2亿元建设浔阳东路人防工程,市人防办筹资1.1亿元先后在南山公园和八里湖市民中心建设两个大型单体人防工程,三个工程面积可达8万多平方米,实现了多个全省第一,这是可喜的一面。但是,我们始终清醒地看到,全市人防工程建设还存在不少差距与困难,其一,虽然我们市本级人均面积比例较高,但其中很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简易人防工程,由于年久失修,不仅难以起到防护作用,而且还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其二,由于城市高楼大厦林立,人口不断扩张,车辆迅猛增加,停车难、行路难等“城市病”也日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