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为善谦卑到泥土里――义丐武训跪求人生.doc

为善谦卑到泥土里――义丐武训跪求人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善谦卑到泥土里――义丐武训跪求人生

为善谦卑到泥土里――义丐武训跪求人生   120年前,山东堂邑一个乞丐病逝,当地万人挥泪送葬。逝者就是“千古奇丐”(冯玉祥语)武训。武训(1838-1896)终生乞讨,死后清廷封为“义学正”,允准国史馆为其立传,并建忠义祠堂纪念。他因此成为历史上惟一一个以乞丐身份入正史的人,而后人多尊其为平民教育家、慈善家 武训出身卑微,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姓武,排行第七,武七就成了名字。后来名满山东,山东巡抚张曜赐名武训。武训一生乞讨,一心办学―购置学田300余亩,捐助万贯之多,自己常吃馊饭、剩饭;创建三所义学,让上千贫寒子弟读书,而自己终生未娶,无儿无女…… 他是一个传奇,一生乞讨,跪出了三所义学;他是一个矛盾,对家人无情,拒绝兄弟的求助,却为了让贫寒子弟上学而舍弃一切。他为办义学,跪求一生。他如此卑微,又如此伟大;卑微得让人心酸,伟大得让世人敬仰 山东自古出圣人。孔子是圣人,万世尊崇。还有被誉为“商圣”的陶朱公范蠡,写《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书圣”王羲之祖籍也在山东。讨饭的武训,则被称为“丐圣”。这并非因为他讨饭讨得多,讨饭本领强,更不是因为他写出了“要饭经”、“乞丐学”之类的经典,而是因为他以乞丐之身,行圣人之事 男儿膝下有黄金,可是武训为办义学,一生下跪无数,求人无数。这与他早年的悲惨经历有关。武训年幼丧父,跟着母亲上街乞讨,吃尽生活之苦。待到年岁稍长,在一些大户人家扛活,因不识字被财主赖掉3年工钱,并遭到财主毒打,武训气得口吐白沫,昏睡三天。醒后他悟出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文化,就??被欺负,从此发誓办义学 武训唱着自己编的讨饭办义学歌,开始了跪求人生。他在歌中唱道:“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为了乞讨得多一些,他有时说些顺口溜、打油诗,有时还装疯卖傻、扮小丑、学马叫驴叫甚至吃粪便,有时还边要饭边打短工。他十分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积累钱财,实现心中梦想 1888年,在乞讨近30年后,知天命之年的武训在家乡堂邑县柳林镇建起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1890年,他在馆陶县创建第二所义学―育英堂义塾;1896年,再在临清创办第三所义学―御史巷义塾。一个乞丐,用了38年时间,创办了三所义学 梦想在心中,出路在膝下。在武训那里,解决问题的方式永远是跪求。崇贤义塾建起来以后,他去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跪请他们到学校任教;跪请了先生,还要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的孩子去学校读书。在很多人看来,武训之傻、之痴,世上绝无仅有:对于认真负责的老师,他磕头拜谢;对于不好好教书的老师,他下跪劝诫;对于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他跪着劝进。他用卑微到泥土里的方式,用跪拜实现办义学的梦想 武训传记载:“常往来塾中,值师昼寝,默跪榻前,师觉惊起;遇学生游戏,亦如之:师生相戒勉。于学有不谨者,七闻之,泣且劝。” 心中要有多么强大的善念,才能有如此坚强的意志!武训一辈子跪求他人,以苦为乐,为此舍弃了家庭、脸面、亲情等一切,过着“非人”的生活 年近50之时,帮他保管钱财的杨举人劝他娶妻生子,延续香火,他一口回绝,“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他对自己狠,对亲人也狠。在亲人的眼里,武训是一个不通人情的傻子。他的兄长亲友多次要钱求助,他一概拒绝,“不管亲,不管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最难能可贵的是,武训靠下跪乞讨办义学,却从来不曾拿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标准要求他人,即便是受他帮助的人。他对读书人、对老师十分敬重,对文化有着天然的敬畏之心。《武训传》记载:“开塾日,七先拜塾师,次遍拜诸生,具盛馔飨师,七屏立门外,俟宴罢,啜其馀。曰:我乞者,不敢与师抗礼也!”每次设宴招待老师,他都请当地名绅作陪,而自己则站在门外,专伺磕头上菜。宴席结束,他吃些残羹剩汤便匆匆离去,继续讨饭。此情此景,让人唏嘘不已 时光荏苒,川流不息。武训为善卑微到泥土中的精神,历久弥新。特殊时期对他的批判、污蔑,甚至刨坟辱尸,都磨灭不了他的光辉。真正的大爱,总会穿越时空,如阳光一样温暖着人们。他身处社会最底层却心怀大爱,用行动证明了善的力量:乞丐都能行大善,谁又不能呢?公益,根源于大众利益,来源于大众力量。武训可以说是“人人公益”的典范。他用他的膝盖和双手,将散落民间的微薄财力、才力聚沙成塔,汇流成河,办起造福民众、造福后人的义学 用现代慈善语言解读,职业乞丐武训还有多重身份。他是“义学项目”的发起人、筹款人,也是项目的捐赠人、志愿者、执行者和运营者。无论是哪重身份,他的谦卑都值得我们细细品位。武训募款,对捐赠人谦卑;武训施与,对受助者谦卑;武训为善,对众生谦卑。他那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谦卑,大多时候并不为常人所理解。世人大多认为,施与者比被施与者更值得尊重,因为他们是付出的一方,甚至一些捐赠人也如此认为。但是武训颠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