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人教必修5)2015.ppt

2.4《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人教必修5)2015.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乐夫天命”,既是作者坚信自己的抉择无可怀疑, 是心胸旷达的写照,也表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 情结。 D.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 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 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这也是 作者历经曲折的人生后真实而复杂的感慨。 解析:“乐夫天命”,听从天命,其间也流露出某种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消极情结。 答案:C 1.运用多种抒情方式 这是一篇抒情赋,作者的感慨、喜悦、遗憾,不是直接生发,而是调动了多种抒情手段,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叙事言情,借助于对景物的形象生动的描绘,在描景绘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影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诗情画意充满字里行间。 2.语言朴素,音节和谐 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快,音节和谐流畅,具有散文诗一般的语言特色。同时又表现了高超的语言技巧,善于运用动词描摹情状,善于运用双声叠韵以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又以感叹句、疑问句来加强抒情效果。同时也有以物喻志、语意双关写作技巧的运用。全诗用词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呈现出一片天然的和谐纯净之美。 3.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全篇分为小序和正文两部分。小序说明求官弃官的原因和过程,用以交代写作的起因、背景、时间。正文写辞官归田的缘由和归家时的愉快心情,后写归田隐居生活种种悠然自得的乐趣,最后感慨人生有限,当乐天安命,任其自然。 本文作者按照“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的思路来行文,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志趣。 课内素材   陶渊明厌恶官场,决心归隐。“田园将芜”,故应归家,只是心为形役,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的可悲啊!但是,归意已有,决心已下。正如他在《归园田居》写到: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从他的自恕自慰之词中,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陶渊明依恋山水,性情旷达,应该说是一种禀赋。他自己曾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 素材发现 课内素材 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这 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奉迎的人,置身仕途,自觉笼中之鸟,又有何快意可言?生命的本质在于“随心所欲”,生命的活力应该于和谐的自然之中才能释放出无穷。“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因“误落尘网”所失去的,恰恰是生命中的“本我”,正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 课内素材 然”。所以,此时选择归隐,陶渊明从一个对统治者抱有幻想的“非我”,向“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本我”找到了生命价值的本源,开创了田园隐逸诗之风。 相关素材   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3年后,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 相关素材 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201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共性发掘   面对同样的困境,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如何选择、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也就决定了自己以后的人生。每个人的选择都要本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陶渊明本着自己的追求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胡忠、谢晓君夫妇也如此。上述素材可以应用到与“志向”“信念”“理想”“个性”“追求”“选择”“忘记与铭记”“入世与出世”等相关话题的作文中。 运用范例 [片段一]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