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腹小蜂地研究、繁殖与应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防治4 二、平腹小蜂的研究、繁殖与应用 荔枝蝽 荔 枝 蝽 荔枝蝽卵 被荔枝蝽危害的龙眼 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始于60年代,仅限于广东、福建。之后泰国用于防治龙眼上的荔蝽。 平腹小蜂的生活习性与特点: 在广东一年可发生8代。 个体大,寿命长,生活力强。雌蜂在25~30 ℃ ,能活4~47天。 产卵量大,产卵期长。平均产卵量228粒/♀,产卵期40~50天。 平腹小蜂的卵量分布 越冬:成虫能越冬,但数量很少。15 ℃以上仍能活动。 子蜂在寄主卵内发育至老熟幼虫,休眠越冬。 寄生: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荔蝽卵都能寄生,直至荔蝽卵孵化前,但对子代性比有影响。 平腹小蜂对荔蝽卵不同胚期的寄生情况 (黄明度等,1974) 蓖麻蚕卵胚胎发育期与平腹小蜂性比的关系 (黄明度等,1974) 不同卵的大小对平腹蜂子代的影响 表 六种寄主卵的大小比较 (续)不同卵的大小对平腹蜂子代的影响 表 寄主卵大小、不同发育期与子代性比关系 温度对平腹小蜂发育的影响 温度影响蜂的发育速率和发育历期。 表 平腹小蜂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黄明度等,1974) 图 平腹小蜂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 不同温度下发育的平腹小蜂的孤雌生殖率 温度对平腹小蜂成虫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 图 平腹小蜂的冬期休眠率 温度对平腹小蜂休眠的影响 平腹小蜂幼虫发育阶段与休眠的关系 平腹小蜂低温度贮存后的羽化率(%) 平腹小蜂交配、产卵期间光照度与子代性比关系 平腹小蜂的人工繁殖 在广州地区,荔技蝽象每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产卵至5~6月,之后荔枝园内缺乏荔蝽卵,平腹小蜂需寻找其他寄主卵。翌年,越冬的成蜂的数量极少,不能自然控制荔蝽的发生,需人工大量繁殖,及时放蜂防治。 繁蜂时期 繁蜂方法与贮存 大田放蜂 繁殖平腹小蜂(一) 繁殖平腹小蜂(二) 平腹小蜂越冬 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人工卵和萤光标记的人工卵 被寄生的人工卵(卡) 表 12种人工卵液配方与平腹小蜂发育的结果 表 人工寄主卵和柞蚕卵群体繁殖的繁殖系数 存 在 问 题 1、果园缺少荔蝽卵(6月以后)时期, 平腹小蜂的动向; 2、果园保护,增加自然越冬数量问题; 3、与跳小蜂的关系。 平腹小蜂的其他种类: 白跗平腹小蜂(Anastatus albitarsis)是多种松毛虫、舟蛾、毒蛾、枯叶蛾等害虫的寄生天敌,被应用于松毛虫的防治。 舞毒蛾平腹小蜂(A. japonicus)是舞毒蛾、天幕毛虫、多种松毛虫、枯叶蛾等害虫卵寄生蜂,可用柞蚕卵繁殖。 黄纹平腹小蜂(Anastatus sp.)也是多种松毛虫、枯叶蛾、大蚕蛾的卵寄生蜂。东北应用此蜂防治落叶松毛虫。 双斑平腹小蜂(Anastatus sp.)是四川的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卵寄生蜂,人工放蜂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寄生性天敌的研究与利用 三、农林害虫的其他寄生性天敌的利用 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的重要种类: 黑青小蜂(Dibrachys cavus)防治棉仓中的棉红铃虫,寄生率33.6%,放蜂后提高到95.9% 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的主要寄主有: 小菜粉蝶(Pieris rapae) 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 花椒凤蝶(P. xuthus) 对花椰菜地的小菜粉蝶的寄生率21%~38%,放蜂后提高到63%~68%。 姬小蜂科(寡节小蜂科Eulophidae) 螟卵啮小蜂(Tetrastichus schoenobii) 是三化螟卵期的重要寄生蜂。它寄生兼啮食。在海南省,三化螟卵的寄生率达77%~99%。做过许多助迁和保护试验。 姬蜂科(Ichneumonidae)是种类很多的一大类群,一般个体较大。但基础研究较薄弱。研究较多的有: 桑蟥聚瘤姬蜂(Gregopimpla kuwanae)寄生桑蟥、桑螟、直纹稻苞虫、二化螟、茶蓑蛾、马尾松毛虫等害虫。 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寄生棉铃虫、烟夜蛾、粘虫等。 稻田常见的姬蜂有:菲岛抱缘姬蜂(Temelucha philippinensi

文档评论(0)

133****00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