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2号大桥工程地质说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马2号大桥工程地质说明

新 建 铁 路 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线 可行性研究 白马2号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CK325+596.00~CK325+904.0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5月 西安 新 建 铁 路 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线 可行性研究 白马2号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CK325+596.00~CK325+904.00 编 写: 复 核: 审 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5月 西安 一、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1.3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二、工程地质特征 2.1地形地貌 2.2地层岩性 2.3地质构造 2.4地震动参数 三、水文地质特征 3.1地表水特征 3.2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 四、场地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评价 4.1不良地质 4.2特殊岩土 五、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 5.1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 5.2工程措施建议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址区位于常德市桃源县高湾村四组取土场北侧冲沟处,该沟谷窄长笔直,两岸坡势缓,沟心覆盖第四系上更新统粉质黏土,并有交通便道通过沟心。桥址附近分散居民生活区,交通便利。 桥梁中心里程:CK325+750.00, 起讫里程:CK325+596.00,CK325+904.00, 孔跨式样为: 9-32m梁桥,长294.0m。 1.2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本工点于2010年3月~2010年4月间进行了初测勘察工作,2010年5月完成可研阶段资料整理工作。本次勘察工作按照《新建铁路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线初测工程地质勘察大纲》的有关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规定,结合现场调查,采用钻探为主的综合勘探手段,根据桥跨、基础类型布置勘探点,并进行原位测试及取样化验工作。 1.3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工 作 项 目 单 位 数量 备注 物探测井 孔 孔 未到 工程地质钻探 利用钻探 m/孔 0 本次钻探 m/孔 61.2m/2孔 原 位 测 试 静力触探 m/孔 - 试坑 m/个 0 粉、细、中、粗、砾砂标贯试验 次 细、粗圆砾土、卵石土动力触探 次 室 内 试 验 土 样 试 验 物性 指标 黏性土的常规试验 组 砂类土的颗粒分析 组 力学 指标 黏性土的快剪试验 组 黏性土的压缩试验 组 水样 侵蚀性分析 组 二、工程地质特征 2.1地形地貌 桥址区位于沅江二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桥头两侧为低矮土坎,沟心窄长笔直,整个工点跨越范围相对高差约14m,地面高程66.25~89.84m。 2.2地层岩性 根据调查及钻探揭示,桥址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粉质黏土、粗、细圆砾土,基岩为白垩系上统上组砂岩夹泥岩,各地层详细描述如下: (1)第四系上更新统(Q3) 粉质黏土(Q3al1):主要分布于冲沟两岸及附近表层,砖红色,厚0~20m,硬塑,级普通土,σ0=150kPa。 细圆砾土(Q3al6):主要分布于冲沟沟心和层状分布于第四系更新统粉质黏土下部,褐黄色,厚0.7~4m,主要成份石英岩,余为杂砂及黏性土充填,磨圆度较好,中密,潮湿-饱和,级普通土,σ0=350kPa。 粗圆砾土(Q3al6):主要层状分布于第四系更新统粉质黏土或细圆砾土下部,褐黄色,厚4~16m,主要成份石英岩,余为杂砂及黏性土充填,磨圆度较好,中密,饱和,级硬土,σ0=450kPa。 (2)白垩系(K) 白垩系上统上组砂岩夹泥岩(K22Ss+Ms):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冲积层下面,地表无出露。灰白-棕红色为主,砂泥质结构,岩体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全-强风化,风化层厚4~14m,级硬土,σ0=350kPa,弱风化,级软石,σ0=500kPa。 2.3地质构造 本段所经区域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无断裂通过,本工程设计可不考虑隐伏构造对工程的影响。 2.4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划分及《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的有关规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采用0.35s。 三、水文地质特征 3.1地表水特征 该桥沟心勘测期间干旱无水,沟心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雨季水量较大,旱季无水,水质较好,对圬工不具侵蚀性。 3.2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 桥址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潜水,主要赋存于冲积砾石类土层中,水位埋深浅,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沟谷约2~5m,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旱季时水位低,雨季时水位高。 据钻孔水质分析报告,工点范围内地下水水质较好,对圬工不具有侵蚀性。 四、场地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评价 4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