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二首》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商隐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创作。 2.赏析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意象。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旧课 略。 二、导入新课 由“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相关名句导入课文。 三、整体感知 1.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2.解题 李商隐有一部分诗题为“无题”,这些诗写得很隐晦,内容或写爱情,或表面写爱情而别有寄托。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在不同的年龄段吟诵会有不同的认识。 3.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4.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格律。 5.学生默读诗歌,依据注释,初步把握诗歌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点拨: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作者怀念的似乎是一位贵家女子。作者追忆昨夜与情人欢聚,伤感自己为生计漂泊,又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开始无聊乏味的工作。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也是一首爱情诗。这首诗用优美的意象、严密的格律道出了男女间刻骨的相思。 四、探究鉴赏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首联包含哪些物象?表达了什么? 提示: 星辰、风、画楼和桂堂四个意象。 作者含蓄简练地写出了昨天与今天、现实与回忆两种不同的情景:昨夜又回,满天星斗,清风拂面;今晚景色依旧,两人却已是咫尺天涯。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说说你对此句的理解。 提示: 这两句似是抒写自己的矛盾心理。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凤凰那样的翅膀,去冲破阻拦,与情人相会。不过,诗人认为,虽然与情人分居两处,但只要两人心灵相通,那么也可算慰藉了。这两句诗比喻新颖,情感真挚,写得既形象又概括,深受人们喜爱。它和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样,成了流传不绝的情诗名句。 3.颈联和尾联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提示: 颈联回忆昨夜与情人聚宴的情景,尾联写正当诗人兴高采烈之时,却被催促前去工作。诗人慨叹自己如随风摆动的蓬草,恋情的阻隔,官场的沉沦,使整首诗在欢快色彩中透着淡淡的忧郁和伤感。 4.小结 这首诗抒情含蓄委婉,比喻贴切生动,对仗精巧工稳。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鉴赏首联的两个“难”字。 提示: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2.鉴赏颔联中“春蚕”和“蜡烛”这两个意象。 提示: 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3.艺术特色 ⑴寄情于景的意境创造 提示: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点出分手时的季节,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⑵独特的抒情角度 提示: 作者借写所思念的人形单影孤的生活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可见匠心──她早晨起来照镜子的时候,也许觉得镜中人的秀发已经不同于往常,容颜憔悴了。分别后她独自一人,夜深难眠的时候,月色之下,该会感觉天上洒下的月光是多么的凄清和寒冷。这种写法与杜甫的名句“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相似,不是写自己思念对方而是想象对方如何思念自己。“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4.小结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