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课件-2008一轮复习资料[1]..ppt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课件-2008一轮复习资料[1]..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夏木活字印本 总结 1、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但战争仍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宋辽、宋夏的关系,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推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2、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辽和西夏也不例外,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蕃汉分治”的制度,即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都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长期融合,互相学习,他们的发展对我国边疆地区特别是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 知识链接 1.北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960年 赵匡胤 东京(开封) 2.北宋建立后统一南北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3.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时间?标志? 979年 消灭北汉 4.北宋初期面临哪三大问题? 众多割政权;藩镇势力强大;边疆少数民族威胁; 5.北宋中期有哪三大社会问题? 政治危机;经济危机;边患危机 影响 议和 战争 与北宋关系 政治制度 建国 民族沿革 兴起 西夏 契丹——辽 民族政权 影响 议和 战争 与北宋关系 政治制度 建国 民族沿革 兴起 西夏 契丹——辽 民族政权 居住于辽河上游, 游牧、渔猎生活。 居住于陕、甘、宁一带, 游牧生活 东胡——契丹 羌——党项 916年,阿保机, 都上京 1038年,元昊, 都兴庆 蕃汉分治 仿汉制 (中央设中书省、 枢密院等;推行科举制);汉制官职和党项官职。 两阶段 (1)北宋进攻 (2)辽进攻 双方交兵,损失都很严重,元昊请和。 (1005年) (1)宋给辽岁币; (2)辽撤兵; (3)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1044年) (1)元昊取消帝制, 北宋册封为夏国主,夏称臣; (2)宋给西夏“岁币” (3)重开边境贸易 一. 辽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辽的民族是_______.原来居住在________ 2.契丹人开始农耕定居生活始于_________ 3.唐末,中原人口迁移有哪两个主要方向?带来怎样的影响? 南迁:江南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北迁:推动契丹族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4.推动契丹族发展的杰出首领是谁?他主要作为有哪些? 契丹族 辽河上游 唐朝末年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蕃汉分治制度 北面官:契丹人任 南面官:汉人和契丹人任 耶律德光时期:取得幽云十六州 今天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北部一带。 汉人 渤海人 契丹人 其他 (1)统一各部,提倡农业,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2)916年,建契丹国,定都上京; (3)在位期间,创契丹文字。 5.契丹势力较快发展是在何时?表现是什么? 6.辽的统治者采取何种政治制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蕃汉分治”的原因 这一制度的特点 实质 民族分治(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阶级统治 契丹版图下,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生活方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