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氨基酸臂构成叶柄,突环区好像三片叶子, 额外环(可变环)上,在不同分子中,核苷酸数目变化较大 * * * * * * * * * * * * * * * * * 比较直接测定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衍射方法是X射线晶体衍射。但DNA分子太大,很难制得晶体。用针从浓的DNA溶液中抽出纤维,用于衍射研究。 * * 电位滴定法确定参与酸碱反应的基团性质 * * * * * * * * * 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36 * * DNA的结构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 * * * * *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致病的细菌,毒性很强。包有一层多糖荚膜,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光滑型菌落,简称S型, S型是致病菌。如果寄生在人体内,人就会患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死亡。 1928年, Grifths发现了一个S型致病菌的变异菌株,没有多糖荚膜,菌落呈粗糙型,简称R型,无致病能力。 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S型,它的细胞周围有一层厚厚多糖荚膜,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光滑型菌落,属于有毒的类型。另一種R型,没有多糖荚膜,菌落呈粗糙型,简称R型,无致病能力。 * * * * * 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并且从鼠体内分离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其后代也有毒性。 说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可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并且这种转化的性状可以遗传。 * * * * * 之后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要弄清楚转化因子,就要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提取、分离和鉴定。他们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已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才具有转化的功能。 * * * * * * * -质粒-原核生物 低等真核生物酵母中也存在-质粒 * * * * * * * * 6‘ NH2 2’ 6‘ NH2 O 2’ 4‘ O NH2 2’,4‘ O O 2’,4‘,5’ O O CH3 * * * * * 紫外法测定核酸含量的理论基础(260nm) 核酸的紫外吸收 纯度鉴定:A260/A280 DNA=1.8;RNA=2.0 核酸 :OD260 蛋白 :OD280 酚类:OD320 ①DNA: ≈1.8 纯品 OD260/OD280 > 1.8 RNA 污染 < 1.8 pro 污染 ②RNA: OD260/OD280 ≈2.0 纯品 样品中如含有蛋白质及苯酚等杂质,此比值明显降低。 对于不纯的核酸样品:Agarose凝聚电泳,根据Marker判断 核酸含量测定: 双链DNA,1OD=50ug/ml; 单链DNA/RNA,40ug/ml; 寡核苷酸, 20ug/ml 3.3 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3.3.1 核酸的变性(denaturation) 核酸的变性是指因某些理化因素的影响使维持核酸空间 结构的氢键和疏水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体,但不涉及核苷酸间共价键的断裂。 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除去变性因素),可使两条分开的链按照碱基配对规律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复性。 增色效应:是指核酸变性后,紫外吸收值增高。 此外,变性后DNA粘度降低,生物功能消失。 减色效应: 复性的DNA溶液紫外吸收下降称为减色效应。 核酸紫外吸收值比其各核苷酸成分的紫外吸收值之和 减少30%-40%的现象。 原态 变性 复性 可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 破坏双螺旋稳定性的因素都可使DNA变性。 如高温、强酸、强碱、有机溶剂 (如乙醇、丙酮等)、尿素、酰胺等试剂、射线等。 高温:DNA稀盐溶液加热到80~100℃,几分钟内双螺旋键即解开,形成无规则的线团。 离子强度:提高溶液的离子强度,可中和DNA分子链上磷酸基团的负电荷,降低它们之间的排斥力,稳定DNA的结构。DNA通常保存在1mol NaCl中。 极端的pH值:pH﹤1时,DNA的磷酸二酯键会被水解;pH﹥11.3时,DNA的所有氢键断裂。 疏水作用:甲醇可增加碱基的溶解度,三氟醋酸钠可降低DNA分子疏水作用,破坏双螺旋结构引起变性。 尿素和甲酰胺:它们可与碱基之间形成氢键。前者常用于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DNA的变性,后者常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中RNA的变性。 碱基堆积:氢键和碱基堆积是一致的,碱基堆积是一种协同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相平衡.ppt
- 第五章社会救助2011.ppt
- 卫兰项目营销提案.ppt
- 卡通吉祥物造型设计方案.ppt
- 第五章第三节人口和民族.ppt
- 第五章维生素.ppt
- 卫星云图-云和云型识别.ppt
- 第五章职业道德.ppt
- 危重病人的护理.ppt
- 第五章薪酬管理tyw.ppt
- 零售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报告:2025年实战案例分析.docx
- 2025年互联网保险行业规范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及未来趋势报告.docx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创新分析报告(2025年展望).docx
- 2025年冷链物流温控设备产业化项目技术创新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未来五到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智能教学系统2025年应用前景分析.docx
- 智能化社区安防体系构建——2025年物业管理平台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
- 音频行业2025年电竞市场用户增长分析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功率芯片行业市场分析及市场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传感器芯片行业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docx
- 2025年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升级项目技术创新与电网运行效率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