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瓦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盖瓦房

盖瓦房 日期:2014-7-3 5:30:00? ?作者:葛  恒 ?【字体:大?中?小】 宋代杨万里《不寐听雨》诗曰:“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陆游《读〈老子〉》诗曰:“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强健轻年光。”前者借瓦屋滴水倾吐心曲慰寂寥;后者用瓦上霜喻人生短暂,教人珍惜光阴。古代文人描写瓦屋或与瓦屋有关的诗词不少,借此可以窥见中国的居住文化。 瓦产生于西周后期,始为茅屋的附属物;至春秋末期,起脊草房逐渐演变成瓦房;秦汉时期,宫廷、官署的屋面,大体已全部用青瓦覆盖,墙体多用青砖垒砌。所谓秦砖汉瓦即对这一状况的概括。 明清时期,除皇宫官衙、寺庙庵观外,冀东地区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多建瓦屋四合院,商贾店铺多建临街瓦房为门面,农村小康之家也建起瓦房。瓦房屋面覆瓦,室内糊棚或吊顶,冬暖夏凉,冬不扫雪,夏不漏雨,优点多但造价较高。 瓦房的地基、墙体与平房基本一样,屋架、房顶与平房有较大差异,建造比平房复杂。 码地基 房子的地基是按“路深”(房子纵深长度)长短和左右宽度挖出地沟,填土夯实或用沙子彻实。左右山墙和前后坎墙处,沟宽一般宽于两块砖的长度;界山墙处的宽度一般宽于一块砖长加一块砖宽(按现在砖的尺寸,前者宽于50厘米,后者宽于40厘米)。 地沟挖好后,先“超平”。旧时超平,既没有水准仪,也没有透明水管作连通器,而是用水盆、水碗超平。地基当中,放一矮桌,桌上置一陶盆,盆中注满水。选一只周正的瓷碗,碗中注半碗水,碗边相对贴两片红纸,放在陶盆水面上。按三点成一线的原理,用眼观察,通过碗边红纸确定房基四角的水准点。从水准点同尺寸下反,即可压线砌地基,有的称“码地深”,还有的称“码磉”。地基多用砖砌,一般砌5行~9行,以泥粘结。用石头则以灰渣粘结,高2尺左右。地基上平面即是房子的地平面。地基砌好,即可“立接”房架。 立房架 传统瓦房均为叠梁式砖木结构。房架主要包括柱脚、栿、檩、寡柱、椽子、连檐等。以三间房为例(如下图),界山墙处两架栿(又称梁、柁),分别以两根柱脚支起。架栿时,用绳子、杆子绑缚稳定。左右两山墙各有一架边栿,以同样方法架起固定。柱脚下要垫一块比较平整的石头,条件好的用鼓型青石柱脚墩、明柱(前坎墙墙垛以上柱脚外露)、一檩一椠(檩下所附方木,既加固又美观)。四架栿架起后,上前后檐檩。之后,在栿和边栿上竖两根“寡柱”,其上架“二栿”(又称二柁,有的称“重梁子”),二栿以上架前后“斤檩”。斤檩上好后,栿和边栿上各竖一根寡柱,寡柱上架中檩。左右山墙处,还有另一种结构方式,即中间一根通天柱直接顶到中檩,架檐檩和斤檩的栿和二栿均为两节分体,中间都榫眼连接到通天柱上。斤檩和檐檩、中檩不在一个平面,比后二者的连线低2.5寸左右,为房顶屋面做“曩”打基础。柱脚(包括寡柱)与栿、栿与檩、寡柱与中檩的结合均系榫眼结构,一般是栿上栽卯,檩下凿眼。檩与檩的结合是燕尾榫和燕尾槽。栿上架檩处,一般要做“屉”与檩结合,既可以解决檩不一般粗的问题,又加大了与檩的接触面。中檩与寡柱的结合也由“屉”为中介。 瓦房结构图 瓦房的“举界”一般9尺左右。举界指地基上平面至檐檩上平面。“间量”一般为一丈、丈零五、丈一、丈一五、丈二等。间量指栿的中心线之间檩的长度。有的因经济条件或现有物料等因素制约,三间的间量不等,但过去一般选择对称,忌讳“一、二、三小鞭子”。所谓“小鞭子”,指三间的间量小中大依次排列,如一丈、丈零五、丈一。旧时人们认为这样不吉利,实际是缺乏对称美。关于房架的讲究还有“明不使桑,暗不使槐”、“房子须有镇宅之木”等。所谓“明不使桑,暗不使槐”,指房屋所用木料,明处如檩、椽等不用桑木,桑谐音“丧”不吉利;暗处如柱脚、寡柱、边栿等不用槐木,槐字有“鬼”,内藏不祥。所谓“镇宅之木”指椿木。过去人们认为房子所用木料必须有椿木,栿、檩、椽中没有椿木,寡柱或屉也得有椿木,哪怕用个椿木楔也得应这个令。椿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木中之王,一说是刘秀走国曾封椿树为树王;二说因椿树欺别的树种自然成王。椿树与桑、榆、槐、杨等树木相邻生长,椿树挺拔直立,其他树则躲椿弯向一旁。立房架有传统民俗,一是过堂屋中檩上贴八卦,挂铜钱、五彩线;二是上中檩时唱喜歌,放鞭炮。 房子木架立接好,开始支稳过堂屋的前后门框和通向卧室的两副门框。门框稳好即可垒砌墙体。 砌墙体 前后坎墙和东西山墙宽度一般为砖长加砖宽加一层泥口(砖间缝的宽度),按现在的标准砖就是“三七墙”。界山墙一般是墙垛宽度为砖宽加砖厚加一层泥口,墙垛以上宽度为坯的宽度。墙垛均为砖,前后坎墙有的是外面石头里面砖。冀东地区过去有“南看石头北看砖”之说,即北部山区条件好的多用砖少用石头,南部平原条件好的多用石头少用砖。墙垛一般13行或15行砖。左右山墙、前后坎墙墙垛以上墙体一般是外面砖里面坯;界山墙墙垛用砖,墙垛以上墙体一般用坯。墙的外面砌砖石,墙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