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来顿记作品注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品注释 [1]卜来敦:现在一般译作布赖顿(Brighton),是英国滨海的城市,宁静秀美。光绪三年(1877),即黎庶昌出任驻英参赞的次年,他游览了这个地方。卜来敦幽静奇丽的自然风光,和这里的人们优游宁静的生活,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光绪六年(1880)七月,作者写了这篇游记,向人们介绍了“船坚炮巨,逐利若驰”的英国人生活“优游暇豫”的一面。文章清新晓畅,描摹生动,又富于哲理性。 [2]两点钟:两个小时。 [3]斩然:截然,陡峭。 [4]原:即“源”。 [5]涵:包容,包括。颇黎:即“玻璃”。 [6]四洲:欧、亚、非、美四大洲。 [7]斗:同“陡”,陡然,突兀。 [8]冯:凭借,依靠。 [9]揜(yǎn)映:同“掩映”,交相辉映,遮掩衬托。 [10]迤逦(yǐ lǐ):曲折而连绵不断。 [11]栉(zhì)比:像梳齿一样密密地排列着。栉,梳篦的总称。 [12]衢:大路。从衢:同“纵横”。 [13]估客:贩货的行商。帆樯:代指船只。樯,桅杆。 [14]尘鄙:污染肮脏,鄙陋。 [15]会堂:指英国议院的每年一次的议会。散会于六月底。 [16]联袂:衣袖连接,喻携手。袂,衣袖。娭:同“嬉”,游玩。 [17]?(jié)袭:聚合,重叠,杂错。 [18]都丽:美盛,漂亮。都,优美的样子。《诗经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19]怒:强盛。鲜车怒马:言车辆鲜丽,辕马壮健。《后汉书第五伦传》:“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资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李贤注:“怒马,谓马之肥壮,其气愤怒也。” [20]遨放:遨游、放任。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华靡遨放”。 [21]迨(dài):等到。 [22]夷犹要眇:飘逸优美。夷犹,也作“夷由”,原指迟疑不前,这里引申为从容萦绕。要(yāo)眇,也作“要妙”,美好的样子。《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脩。”王逸注:“要眇,好貌。” [23]道:通“导”,带领,引导。 [24]绝特:极为出众。特,卓越,出众。殊胜:特异,绝好。 [25]移人:感化人。移,变易,这里引申为感染,指使人羡慕向往。 [26]逐利若驰:拼命追求私利。指英人善经商。 [27]优游:悠闲自得。暇豫:闲暇安乐。 [28]荀卿:即荀况,战国时思想家。著有《荀子》。坚凝:坚实牢固。《荀子议兵篇》:“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此为精诚团结意。 [29]栾针:春秋时晋国大夫。子重:春秋时楚国司马。《左传成公十六年》载,晋大夫栾针出使楚国,楚令尹子重问栾针晋国为什么英勇,回答说:“好以众整。”子重问还有什么,栾针又回答说:“好以暇。” 好(hào),喜爱。整,严整。暇,从容不迫,悠然。 [30]觇(chān):观察,窥视。[1] 4作品赏析 作者曾于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出任驻英参赞,优美的海淀城市卜来敦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篇游记不仅以如诗如画的语言描绘了卜来敦的静洁环境,更主要的是强调了民众的优游生活是国家强大的标志,而国家强大必然使民众享有较高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多少反映了清末向西方学习,力图国家富强的历史思潮。[1] 5作者简介 黎庶昌 ,近 代散文家、外交家。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公元1862年(同治元年),上书论时政,以廪贡生得授知县,入曾国藩幕,深得信任,名列“曾门四弟子”。曾署理吴江、青浦等县知县。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随郭嵩焘出使欧洲,任驻英、法、德、西班牙四国参赞,游历了比、瑞、葡、奥等国,写成《西洋杂志》一书,晋升为道员。光绪七年,任出使日本大臣;十年,丁忧返国;十三年服阕,复职使日。光绪十六年,任满归国后,曾任川东兵备道等职。黎庶昌志在用世,自称“雅不欲以文士自期”(《青萍轩遗稿序》)。所以他论学为文,力主“因文见道”(《答赵仲莹书》)。[1] 作品原文 兰溪棹歌(lánxīzhàogē)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 2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2)凉月:新月。 (3)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4)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5)棹歌:渔民的船歌。 (6)三日:三天。 作品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2-3] 3创作背景 戴叔伦于公元780年(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今属浙江)令,兰溪(又称兰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支流)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创作的。[4] 4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