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课 古代文献的阅读
一、中国古代文献的分类
中国文献目录分类的形成是在西汉末年,由刘向的《别录》到刘歆的《七略》,形成了我国古典文献早期的分类;经由两晋的发展,至唐代臻于成熟。
清乾隆年间,召集360余名海内学者参与编纂一套群书性质的全书,命名为《四库全书》,收入历代典藉一万零五百八十五种,共计十七万一千五百五十八卷,所谓四库也就是四部,所有收入的文献典籍都是按经、史、子、集四部归类的。全书编成后,总纂官纪昀(字晓岚)等撰写了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称《四库提要》或《提要》,以讲明每部每类书籍的学术源流变迁及其得失。
二、古书的标点
为古文加标点的方法:
1.通观全篇
2.梳理脉络
3.吃透文义
4.借助虚词
常见错误的原因:
1.破句
2.不明语法
3.不明通假
4.缺乏历史文化知识
三、古代的注释
(一)古注的类别
古注的类别有:传注类、章句类、音义类、义疏类、补注类、集解类。
传注类最早是指对儒家经书中的文字作的古注。
章句类是指用分章析句的方式来解释古书的一种古注类型。
音义类就是指对古书中文字进行辨音释义的注释类型。
义疏类是指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一种古注类型。
补注类是指在前人注释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的一种古注类型。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
在没有标音字母之前,古人给古书中的疑难生僻字注音主要有读若、譬况、直音和反切四种。
反切注音的原理简言之就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例如:
攀,普班切,普字的声母是p-,班字的韵母是-ān,两字声、韵合起来就是攀(pān)的读音了。
“如字”与“读破”相对,是指按常见的读音来读某字,并按常见的意思来理解该字。
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陆德明《经典释文》:“毛如字,郑呼报反。”
《毛传》就是认为“君子好逑”中的“好”可按一般读音来读,并按“好坏”之“好”的意思来理解。而郑《笺》却认为这里是动词,应读破为喜好之好。
四、古文阅读工具书
(一)释义类工具书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的师生同部分其它单位的人员共同编写的。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93年进行了修订,2004年又在1993年版的基础上再次修订。
2.《辞源》由商务印书馆编印,1915年出版,本是一部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的综合性大型语文工具书。1958年商务印书馆组织修订,并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进行了内容上的分工。1979年起分四册出版,1983年出齐。1988年又出版了合订本。修订后的《辞源》收词“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只收古代汉语词汇(收词下限为1840年),成为一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二)虚词类工具书
1.《文言虚字》
《文言虚字》由当代学者吕叔湘着。这是一部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的虚字专书。
全书分为正文和附录两部分。在前面的正文部分,作者选择了最常见的二十五个文言虚字。在编排上,把用法相同或相关的虚字成组介绍,共编为十组。例如,“之”“其”都有代词用法,因此编为一组;“者”“所”都有特殊代词的用法,因此编为一组;“以”有连词用法,因此与“而”同组,“以”又有介词用法,因此又与“为”同组,等等。
2.《经传释词》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着。这是一部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全书共收虚字(词)一百六十组,每组把音同义近的虚字归在一起,共收二百六十四字头。《经传释词》注重解决古书阅读中疑难的虚词用法,对于虚词人所共知的常见用法,只是列出义项,指明是“常语”;对于人们忽略或误解的虚词用法,则应用声韵训诂方法加以考证。
《经传释词》对虚词的研究在方法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许多结论都是发前人所未发,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3.《词诠》
《词诠》十卷,近人杨树达编着。全书收集古书中常见的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等,共五百多字头,是同类著作中收字头最多的一部。
较之《经传释词》,《词诠》的编纂有以下改进之处。首先,对所收之词“首别其词类,次说明其义训,终举例子以明之”。这种对每词都分别词类的做法,显然比《经传释词》以同义互训的办法解释虚词要清晰明确得多。其次“王氏《经传释词》于词之通常用法略而不说。此编意在便于初学,不问用法为常为偶,一一详说”。相比《经传释词》对常用词仅注明“常语”的做法,《词诠》确实更便于初学者使用。
文选
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受益良多的小故事.doc
- 变压器差动保护定值整定.doc
- 变幻的心理学意义.doc
- 变成知更鸟的男孩.doc
- 变电所设备验收制度.doc
- 变电站班组建设制度汇编.doc
- 变迁与发展:我国石油战略60年.doc
- 变频器按直流电源的性质分类.doc
- 口吃病根治三步曲(恨若秋水著).doc
- 口才训练之发声训练.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