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贵州公务员以申论真题范文切入把握经典写作思路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作答要求】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
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 “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属于典型的用隽永哲理语句来引出作文立意的题目,用
加拿大女作家门罗说过的话 “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提示文
章立意必定与幸福有关。题干要求结合对这句话的领悟,所
以在作解此题目时,首先要理解这句话,并直接或间接点名
门罗这句话的内在要旨,由此引出文章立意,做到紧扣题目。
题干也要求结合对给定资料的思考,那么在写作此篇文章
时,还必须结合整篇申论材料所谈论的主题,做到紧扣材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联系实际,不拘泥于 “给定资料”,这给很多同学一个误区,
认为只需要结合幸福来写就行了,不必结合材料,于是大谈
特谈自己对幸福的看法,或者评价社会中人们幸福感的现
状。这其实犯了作文的大忌,只做到了紧扣题目,没做到紧
扣材料,申论材料为王,申论文章一定要在吃透材料、把握
准命题人的意图基础上再结合题目要求来写作,才能做出命
题人最想品尝的佳肴。
所以这篇文章一定要涉及到幸福与心理健康两方面,这又让
很多同学犯难了,认为这样文章就会有两个中心思想,文章
根本没法写作。但是切记无论是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文章的
中心思想只能有一个,因而在此处幸福与心理健康必定有关
联,两者之间是有一条主线窜连的。到底主线是什么,这就
需要回到材料中去分析。
阅读材料,寻找要点
材料 1主要讲机关工作人员小邹生活、工作压力大,收入低,
但是工作稳定,纠结于到底要不要跳槽中;材料2主要讲近年
来频发地震,严重影响灾区人民精神健康,心理援助专家团
提议开展 “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材料3主要讲F市自
2012年2月来具体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相关情况;材料4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主要讲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的社会心理问题情况;材料5主要
讲当前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现状及已有的对精神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作为状况;材料6主要论述如何提高心理
健康水平以及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看出材
料 1至5主要在讲心理健康问题,材料6讲到了心理健康与
幸福感的关联之处,所以要找到联系二者的主线,对材料6
的仔细品读必不可少。
材料6是本篇材料中幸福的出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明镜无以致远。”这表明要
想幸福就要淡泊名利,学会知足。“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
到幸福,那是神话。”“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
吃得起苦。”这表明要想幸福就必须能吃苦,敢付出代价,
这其中的苦头和代价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挫折,也就是
说要想幸福就必定会经历挫折,而且还能从挫折中站起来。
苏轼仕途坎坷而壮心不已,蒲松龄面对落第却发愤创作,曹
雪芹处境艰难仍不辍笔耕,安徒生屡遭失业而自强不息,奥
斯特洛夫斯基身残志坚却潜心著作,最后这些人都成功了,
可谓获得了幸福,将他们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本质是对
学生人生观、幸福观的一种引导。
材料6引用心理医师B 的故事,来表明世上很多事情都拗人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心意,就像 《北方的河》中的彩陶罐一样,让生活成为美好
与残缺的统一。B称自己同样是经历过心理躁动、人生观的
迷茫之后,才慢慢形成了对人生和幸福的理解,每个人的生
命中都会在某个时段面临心理的问题和价值观的困惑。“同
样”一词表明很多人都拥有过这种心理躁动和人生观的迷
茫,正是这种躁动和迷茫让很多人不幸福,这里我们就找到
了幸福与心理不健康的关系。
材料6还提到:心理问题的最终解决,其实与正确的社会价
值观和人生观都有密切的关联性,也往往决定于对生活的理
解以及对幸福的体认。对幸福的体认就是幸福观,“决定于”
三个字表明心理问题的最终解决与否由幸福观决定,而心理
问题解决了,人才会有幸福感。反过来,要想幸福,就必须
保证心理健康。
由此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