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华夏各个国名的由来.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揭秘中国历代国号的来源(转)2014年01月16日 22:00:27 一、夏 《史记·夏本纪》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后”字在古文中从女,作“尊母”解。是原始社会从女性氏族过渡到男性氏族主导的一种历史遗存。换做现代汉语其实就是“王”的意思。例如,大禹的名字由来,就是象征其母所属,以蛇(龙)为图腾的氏族徽号。 夏朝事实上为大禹之子——启,所开创。“夏”字在甲骨文中为蝉形,由此可推出,蝉当是夏启之母所属部落之图腾。《史记·夏本纪》,“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当时涂山氏族部落所居之地——涂禹山,即在今天的四川汶川。 二、商 《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即燕子,商以玄鸟(由燕子神化凤凰)为图腾崇拜,由图腾崇拜进而族名,由族名进而国号。 商为本号,殷为别号。殷商是周人及后世对商的称呼,“殷”通“夷”,作持弓之民解。周人在西,商人在东,呼商人为殷人,类似于旧时上海人称呼外地人为阿乡是同样的道理。 三、周 甲骨文“周”字写法为“田”形,周人重农,表示田畴、种植的“周”遂成为族名,进而由族名上升为国名。周的始祖稷为农神,稷(谷子)便成为周人的图腾。 顺便说说今人的误解,近代学者多用西方语音学来训诂古文,恰如用刀叉来吃中餐,错漏百出。例如,用音律训诂,周居然会变成氐羌之种。东方象形文字训诂,自然要从字形,字义入手,才是正途。 还 有一种错谬,就是出口转内销,用西文汉译来诠释经典,感觉上就像是用筷子来插牛排一般,古怪奇幻。例如著名的笑话,“中国”一词来自英文瓷器 (China),事实上,在甲骨文中,“中”作旌旗解,“国”作一人持干戈以卫社稷解。合在一处,即是诸侯聚集于周天子旌旗之下,尊王攘夷之象征。而英文 中的“China”一词词根,来自于梵文中的“Cina”。 附战国七雄: 秦,见下文。 燕,是由燕子的图腾而来。 齐,甲骨文中作禾谷穗解,重农之象征。 楚,甲骨文中作丛林解,从林,从足,象征楚人先祖筚路蓝缕开国之故事。公室之姓,羋,从羊鸣之声,象征楚人原是西来部落。 晋,双矢盛于器皿之中,由晋派生出的三晋,分别是:韩,左声右型,作城郭之卫,一作井阑解。赵,形声。从走,肖声,作快走解。魏,阙宫门的台观。 四、秦 甲骨文中“秦”字写法为“禾”形,禾,一种密植丛生的谷物,民间叫草谷,用作牲畜饲料。秦人祖先非子为周朝养马,借助于禾这种大量种植的草谷,养马业取得成功,得以立国,为标志立国之根本,秦遂成为国号。 秦始皇南巡,为厌东南王气,改金陵为秣陵。秣即是一种养马的草料。继续往下推的话,《推背图》云,“称王只合在秦州”,当年某公西狩,秦本为禾,草谷亦称毛谷,有猫儿尾之别号。而另一位表字介石,又恰好定都于秣陵,如此巧合,焉能不败? 五,汉 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于汉中,汉中本为双语词。“汉”为汉水,“中”为当地巴人泛语,例如巴人口中所称的阆中,黔中各处。汉中原意,不是指汉水中游,而是泛指汉水流经的地域。 “漢”在甲骨文中作水旁立一持干戈之人,形如“漍”字,到了秦小篆里才做“漢”,水旁从堇,堇本意是黄色的黏土。大体而言,无论是持戈以厌水,还是水来土挡,都是体现诸夏先民对于洪水来袭的警惕。 引 申下去,就是严守对外来入侵,尚水德的胡虏的大防。例如满清,从失去汉土的洪门开始,一直到兴起于武汉黎元洪,无一例外都对这个水德异常的避讳。直到最后 袁公,慰廷,容庵,项城,从姓名,字号,到郡望,全都应土德,真正做到了以土厌水,堪称最完美的收官之作了。可惜最后棋差一招,称帝的时候,没有应准本命 星,偏偏要去尊火德,改元洪宪,莫名其妙的把自己的土德给放弃了,自毁前程,可惜。 六、新 王莽,“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且王莽曾受封新都侯。新都(河南新野东南),两大因素,催生了“新”。 七、三国 1,魏,表面意义,曹操曾受封于邺城,为战国魏国故地。暗里则是为了应谶“代汉者当涂高”。古代天子、诸侯宫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称阙或观,因其巍然而高也称魏阙。当涂高者,涂意指路,高指高大,意思便是当着大道的高大建筑物,魏阙便是如此。 2, 吴:孙权所据江东之地,在秦汉时习称吴地,而吴地一称可溯源至先秦吴国,由是曹丕封孙权为吴王,进而成为孙权建国之国号。《吴越春秋》载,周王姬昌的大伯 和二伯,不知是主动让位还是被逼逃走,最后在东南立国。一个叫泰伯、一个叫仲雍,其中仲雍又名虞仲,“虞”通“吴”。因此就有了后来的吴国。 3,汉,也可以称为季汉,相对于刘邦的(前)汉?,刘秀的(后)汉,可看作第三帝国,算是NB了,可惜爷两的名字不好,一个备,一个禅,合在一起,不吉利到了顶点。 八、晋 表面意思,司马氏的封域“皆晋之故壤”,暗里,司马昭又始封高都公,“高都”应谶语“代汉者当涂高”,并且司马昭由高都公进封晋王,《说文解字》释:“晋,进也”,显示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