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恻隐之心_同感_同情_与_在世基调_.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恻隐之心_同感_同情_与_在世基调_

·19 · · · 中国哲学 * : “ ”、“ ” “ ” 恻隐之心 同感 同情 与 在世基调 陈 立 胜 、 一 问题的提出 “ , ” (《 · 》); “ , ” (《 · 》):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孟子 告子上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孟子 公孙丑上 , “ ”。 , “ ” 最能体现儒家对人性理解的一个关键词 莫过于 恻隐之心 因此 把握 恻隐之心 的深刻内 , 。 “ ”? “ ” 涵 对我们理解儒家的人性论至关重要 究竟何为 恻隐之心 它与孟子提到的其他三种 心 ( 、 、 [ ]) ? , “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参见同上 关系如何 近年来 西方学者往往从 同 ” (empathy) “ ” (sympathy) 、 “ ”。 , 情 或 同感 角度去理解 阐发 恻隐之心 其中 耿宁先生从现象学 “ ” “ ” 。 ( ) “ ” 立场对 恻隐之心 与 同情心 的关系所做的阐述尤为精细 见耿宁 论者将 恻隐之心 作 、 , “ 为一种道德情感而置入情感心理学 情感现象学的光谱之中加以辨析 进一步坐实了孟子 恻隐之 ” 。 心 这一人性论述的普遍性 , , “ ” 。 “ 不过 笔者认为 仅仅将 恻隐之心 作为一种普通的道德情感加以论述是不够的 在 同 ”、“ ” , 。 感 同情 这些心理词汇的背后 有着强烈的个体主义的信念背景 尽管在论者的论述过程之中 , “ ”、“ ” “ ” , 这种信念背景没有浮出水面 但由 同感 同情 的角度去阐发 恻隐之心 所导致的问题 会 。 。 , “ ”、 折射出这种背景 这些问题在儒家本身的论说中并不构成问题 换言之 这些问题是由 同感 “ ” 。 , “ 同情 术语所属的理论框架生成的 本文首先对这个因诠释框架所带来的问题加以检讨 将 恻隐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