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有自然物都是同等的美_
科学时报/2006 年/12 月/5 日/第B04 版
大讲堂
所有自然物都是同等的美?
彭锋
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无论从经验上还是逻辑上都能证明自然物有美也有丑,要证明自然全美,
比证明自然有美也有丑要困难得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认为,在近代科学的范畴下,“自
然”其实已经消失了,所谓的“自然科学”其实已经不是“自然”的科学了,在强势的自然科学
面前,我们的自然哲学要重新把“自然”找回来,要费很大的劲儿,很不容易。12 月1 日下午2 :
00~4 :00 ,北大科科(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 22 讲开讲。在承泽园科社中心学术报告厅,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彭锋给同学们带来了这场演讲,试图说明“自然全美”。演讲后吴国盛教
授对其进行了评论。
在自然美的问题上,美学与科学的对话将会是十分有趣的,我今天讲演的主题事实上就涉及
到这种对话。我主要讲的是当代环境美学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当然也是引起广泛争议的观点,
即所有自然物都是同等的美,我简称之为自然全美。这个观点的最有力的维护者,是加拿大著名
环境美学家卡尔松(A. Carlson )。由于卡尔松上世纪80 年代以来的一系列著述,以及围绕卡尔松
的著述的一系列争论,环境美学的讨论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卡尔松引人注目的地方不仅在于
他提出了自然全美这个看起来有些古怪的主张,而且在于他力图从科学的角度来证明这个主张。
我说这个主张有些古怪,因为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无论从经验上还是逻辑上都能证明自然物有美
也有丑,要证明自然全美,比证明自然有美也有丑要困难得多,卡尔松为什么要给自己挖一个这
么大的坑,他不怕陷进去爬不出来吗?卡尔松的魅力刚好在于他证明了一个我们很难相信的观
念,这正是哲学的魅力。哲学有时候与常识是有些差别的。不过,我这里并不赞同卡尔松的证明,
我将显示卡尔松的证明在前提上和论证过程上都是有问题的。但这并不表明我否定卡尔松的结
论,否认自然全美的观念。事实上我非常赞同自然全美的观念,而且我想提出一种比卡尔松更加
完善的证明,至少在我自己看来是如此。我把我的论证方式称之为美学论证,以区别于卡尔松的
科学论证。换句话说,我是从美学的角度展开的论证,卡尔松是从科学的角度展开的论证。这两
种论证方式在证明自然全美这个观念上的优缺点,等会儿大家就会看得很清楚。在展开对这两种
论证的讨论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自然美研究的一般状况。
自然美的失落与回归
众所周知,美学这门学科是 18 世纪一些欧洲的思想家确立起来的。在美学的确立过程中,
哈奇森(F. Hutcheson)、博克(E. Burke )、杜博斯(A. Dubos)、鲍姆加通(A. Baumgarten)和康德(I. Kant)
等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 18 世纪美学的集大成者,康德的美学主要讨论的是自然美,因
为符合康德美的定义的只有自然物,当然康德也讨论了艺术,尤其是天才艺术,那是因为在某种
程度上天才艺术与自然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样,自然美也是博克美学的主题。但是,在康德
之后,美学的研究主题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美学家将美学的研究对象狭隘地局限在艺
术作品上,美学变成了艺术哲学。比如,谢林(F.Schelling )就将他的美学讲演称之为“艺术哲
学”。黑格尔(G.Hegel )尽管还是沿用美学的名称,但他坦率地承认这个学科的真正名称应该是
艺术哲学。与康德不同,符合黑格尔的美的定义的只有艺术。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讲演中也谈到了
自然美,但他将自然美放在一个非常低级的位置上。黑格尔非常自信地说,由于艺术美是由心灵
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简单
地说,由于黑格尔将美视为心灵或精神的产物,自然中没有心灵的灌注,因而不可能有美,自然
如果是美的话,那也是因为它与艺术的偶然类似,是艺术美的某种象征而已。由于黑格尔美学的
第1 页 共5 页
巨大影响,本来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自然美,最终从美学的研究议程中失落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自然美的失落呢?阿多诺(T. Adorno )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在阿多
诺看来,自然美的失落是由于人类自由和尊严观念极度膨胀的结果,与 18 世纪以来的启蒙理性
(在阿多诺看来是工具理性)的统治地位密切相关。阿多诺承认,这种工具理性造成了许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步进驱动器使用说明(am—202a).pdf
- SOCAY瞬态二极管SMAJ6.0A型号规格书.pdf
- p (b) 表示b的谱半径若aecnx的比较矩阵m (a.pdf
- 籼稻二元不育系9730A及三交种的初步研究.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pdf
- p1-78索拉大力神130部分技术协议.pdf
- 新加坡小1小2关键英文素质教育简介(B) P1&P2_Key_EL_Competencies_Brief_V1.pdf
- lenovo A1原理图_P1_20110331.pdf
- 孕早期血清β-HCG、E2、P联合测定及E2_P比值的临床意义.pdf
- Banach空间中非Lipschitzian交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