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一阶导数光谱测定法
第27 卷,第4 期 Vol. 27 , No . 4
2 0 1 0 年 7 月 Chinese Journal of Sp ectroscop y L aboratory July , 2 0 1 0
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一阶导数光谱测定法
陈南
(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 福州市北环中路61号 350003)
研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前后导数光谱的变化, 建立血液中碳氧
血红蛋白的565nm 一阶导数光谱定量测定方法。方法在0—1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不同浓度的平均
回收率99. 9% 。结果表明, 本方法准确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一氧化碳; 碳氧血红蛋白;导数光谱法
:O657. 32:B: 1004-8138(2010)04-1655-04
1 引言
一氧化碳是由于含碳物质在氧气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燃烧而产生,它是一种常见的导致人中毒
死亡的毒物。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50—300 倍,而碳氧血红
蛋白的解离速度又比氧合血红蛋白慢得多, 因此中毒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持久的毒害作用,妨碍了
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 造成机体组织缺氧坏死, 危 人的生命。因此生活中常见冬季室内生火取暖
或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而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人体内正常水平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 含量为0. 5%左右, 安全阈值约为 10% 。当
[ 1]
HbCO 含量达到25%—30%时,显示中毒症状并陷入昏迷;HbCO 含量达到70%时死亡 。因此通
过测定血液中的HbCO 可判断CO 中毒的程度, 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实验室多采用定性
的方法检测血液中的 含量;定量检测方法多采用 -血氧分析仪法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2]
HbCO CO
进行。本文建立了血液中HbCO 的一阶导数光谱定量分析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灵敏度高。
2 实验部分
2. 1
2. 1. 1 仪器与试剂
BECKMAN DU-65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贝克曼公司) 。
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 2 2 4) ,分析纯。
Na S O
正常人血液: 不吸烟健康人的静脉血液不含HbCO。
[3]
碳氧血红蛋白饱和血 :按照装置图1将烧瓶、洗气瓶和装有血液的三角瓶连接好, 在烧瓶中
加入硫酸20mL, 分液漏斗中加甲酸10mL, 洗气瓶中放20%氢氧化钠溶液 100mL, 三角瓶中加
联系人,手机:(0)E-mail:chennan ;nancy0430
作者简介: 陈南( 1971—) , 女,福州市人, 工程师, 从事食品、环境 毒物分析。
收稿日期:2010-04-23;接受日期:2010-05-24
1656 光谱实验室 第27 卷
10 正常人的血液(加0.05 柠檬酸钠作抗凝剂) 。扭开分液漏斗
mL g
活塞,往烧瓶中加入甲酸10 。缓缓加热烧瓶, 即有一氧化碳气体
mL
产生。10mL 血液通一氧化碳1—1. 5h 即可使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达
100%, 通气速度不要太快,为避免通气时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可加
一滴消泡剂如辛醇。
2. 1.2 方法原理
在分光光度法中, 如果其他组分的吸收重叠在吸收峰上会受
干扰; 导数光谱法采用微分求导, 在谱图上显示微小的变化,使光
图 1 制备HbCO 饱和血
谱图的分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而导数光谱法是解决干扰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