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外环路复合地基检测实施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岩外环路复合地基检测实施方案

石岩外环路(爱群路-华宁路)工程第二合同段 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实施方案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2012年09月28日 石岩外环路(爱群路-华宁路)工程第二合同段 复合地基检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石岩外环路工程位于宝安区石岩镇北侧,为干线性主干道。二合同段起点桩号K3+950,终点桩号K7+001.326,主线长3051m。标段内有软基处理碎石桩6处,桩号分别为:K3+950~K4+160、K4+515~K4+600、K4+940~K5+600、K6+450~K6+520、K6+585~K6+620、K6+700~K6+780。 二、检测依据 1、《石岩外环路(爱群路-华宁路)工程设计更改通知单》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设计七院,编号JG-01; 2、《石岩外环路(爱群路-华宁路)工程第四标段(K3+950~K5+200)道路工程施工图》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图号:施-路146; 3、《石岩外环路(爱群路-华宁路)工程第五标段(K5+200~K7+001.326)道路工程施工图》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图号:施-路128;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1-2008; 5、《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二、相关设计技术要求 1、该路段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机动车道下不小于140kPa,人行道下不小于110kPa。 2、碎石桩参数为桩径500mm,桩间距机动车道为1.1m,人行道及绿化带处为1.5m,桩孔按正方形布置。 3、设计桩长见设计图纸。 4、复合地基的检验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执行。 三、检测内容及方法 1、检测内容 根据设计提供设计变更通知单(JG-01)相关规范要求,对采用碎石桩处理的场地在地基处理施工完7天后进行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本次检测区域为K3+950~K4+160、K4+515~K4+600、K4+940~K5+600、K6+450~K6+520、K6+585~K6+620、K6+700~K6+780处道路机动车道、人行道及绿化道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体成桩质量。 2、平板载荷试验原理 在处理后的复合地基上进行平板载荷试验,根据试验所得的p~s关系曲线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受影响的范围内的复合土层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3、检测板尺寸及最大试验荷载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中8.2.1条规定: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面积为(1根或1根以上)所承担的处理面积,承压板形状宜根据受检桩的分布确定。 (1)机动车道下碎石桩桩间距为1.1m,桩径500mm,正方形布置,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40kPa,单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A=1.1×1.1=1.21m,宜做四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四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4.84㎡,计算压板边长b=2.2m,,压板边长取2.2m。 根据规范8.3.1条规定,最大试验荷载取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即140kPa×4.84×2=1355kN。 故碎石桩桩间距为1.1m,正方形布置时,宜采用板宽为2.2m的承压板进行四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试验最大加载值为1360kN。 (2)人行道及绿化道下碎石桩桩间距为1.5m,桩径500mm,正方形布置,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10kPa,单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A=1.5×1.5=2.25m,宜做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单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2.25㎡,计算压板边长b=1.5m,,压板边长取1.5m。 根据规范8.3.1条规定,最大试验荷载取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即110kPa×2.25×2=495kN。 故碎石桩桩间距为1.5m,正方形布置时,宜采用板宽为1.5m的承压板进行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试验最大加载值为495kN。 4、仪器设备及安装 (1)平板载荷试验利用砼块、钢梁组成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试验时由置于压板和反力系统之间的油压千斤顶进行加荷。压重平台的设置安装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中8.2.3条规定。 (2)荷载测量由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传感器测定,根据千斤顶校准结果换算荷载。 (3)承压板沉降测量由压板四角竖向安装的四个百分表观测获得,各位移量测仪表在承压板上的安装点距承压板边缘的距离应一致,宜为25~50mm。 (4)牢固设置基准桩,基准桩和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中8.2.6条规定,使用的千斤顶、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不大于最大试验荷载的2.5倍,且不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FS,在最大试验荷载时,试验用油泵、油管的压力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