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9纳米及分子复合材料
第十四章 纳米复合材料
和分子复合材料 ;第十一章纳米及分子复合材料
一、纳米粉体的合成
1、纳米粉体的物理制备方法
2、纳米粉体的的化学制备方法
二、先进纳米增强剂的制备
1、碳化硅纳米晶须
2、碳纳米管
3、纳米碳纤维
三、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1、纳米-纳米复合材料
2、纳米-微米复合材料
四、聚合物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溶胶-凝胶(Sol-Gel)法
2、层间插入法
3、共混法
4、原位聚合法
5、分子的自组装和组装
6、辐射合成法
五、聚合物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
六、应用前景展望; 纳米复合材料是继单组分材料、复合材料和梯度功能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出现先于概念的形成。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际上就已出现了聚合物/Si02纳米复合材料,只是人们还未认识到其特殊的性能与实际应用意义。 ; 纳米复合材料(Nanocomposes)是80年代初由Roy提出的,与单一相组成的纳米结晶材料和纳米相材料不同,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吉布斯固相至少在一个方向以纳米级(1—100nm)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这些固相可以是非晶质、半晶质、晶质或者兼而有之,而且可以是无机、有机或二者都有。 ; 纳米相与其它相间通过化学(共价键、离子键)与物理(氢键等)作用在纳米水平上复合,即相分离尺寸不得超过纳米数量级。因而,它与具有较大微相尺寸的传统的复合材料在结构和性能上有明显的区别,近些年已成为聚合物化学和物理、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受到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重视。 ;一、纳米粉体的合成
1、纳米粉体的物理制备方法
2、纳米粉体的的化学制备方法;1)惰性气体冷凝法
将装有待蒸发物质的容器抽至10-6 Pa高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然后加热蒸发源,使物质蒸发成雾状原子,随惰性气体冷凝到冷凝器上,将聚集的纳米尺度的粒子收集,即得到纳米粉体。如采用多个蒸发源,可制备复合粉体或化合物粉体。颗粒尺寸可通过蒸发速率和凝集气的压力来进行调控。这种方法是制备清洁界面纳米粉的主要方法之一。;2)高能机械球磨法
高能机械球磨是一个颗粒循环剪切形变的过程。在球磨过程中,大晶粒内部不断产生晶格缺陷,致使颗粒中大角度晶界重新组合,颗粒尺寸下降数量级为103~105,进入纳米晶粒范围。高能机械球磨法可以实现机械合金化,得到合金纳米晶和复合纳米晶。但容易带进杂质,比较适合于金属材料。;3)其他方法:
电子束蒸发法、
激光剥离法、
DC或RF溅射法等。 ;1)湿化学制备方法
主要有沉淀法、乳浊液法等。特别适合于制备纳米氧化物粉体。以氧化锆为例,在含有可溶性阴离子的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OH-、CO32-、C2O42-、SO42-)使之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经过多次洗涤,再将沉淀物进行热分解,即可获得纳米粉体。但此法往往容易得到硬团聚体,会对以后的致密化烧结带来困难。通过控制沉淀中反应物的浓度、pH值以及冷冻干燥技术来避免形成硬团聚,以获得颗粒分布范围窄、大小为15~25nm的超细纳米粉。 ; 2)水热法
主要利用水热沉淀和水热氧化反应合成纳米粉。通过这两种反应可得到金属纳米粉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ZrO2、Al2O3、ZrO2-Y2O3、BaTiO3等)在水中的悬浮液,得到的纳米晶尺寸一般在10~100nm范围内。此外还用高压水热处理使氢氧化物进行相变,通过控制高压釜中的压力和温度,以获得形状规则的超细纳米粉,颗粒尺寸为10~15nm。;3)冰冻干燥法
采用冰冻干燥硝酸盐溶液制备纳米晶BaTiO3。首先快速冰冻钡和钛的硝酸盐溶液,随后在低温下挥发溶剂,得到冰冻干燥的硝酸盐前驱体,然后热处理得到粒度为10~15nm 的稳定立方相BaTiO3纳米晶体。;4)微乳液法
微乳液法一般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组成的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体系。其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单分子所包裹而形成的微乳液滴状物,称之为微反应器。在此微反应器内的物质可以透过单分子层外壁进行扩散活动。因此,如果将两种需要进行反应的组分分别溶于两种组成完全相同的微乳液中,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混合,则这两个组分可以分别透过外壁进入另一个微反应器发生反应。; 由于它受到外壁的限制,因此生成纳米级微乳液滴尺寸的纳米颗粒。通常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的烷基酚聚氧乙烯等或离子型的碱金属皂活性剂。据报道,用醇盐化合物、油和水形成的微乳液制备出无团聚的BaTiO3立方形纳米晶,其尺寸为6~17nm。由于乳液中微液滴的大小决定BaTiO3的尺寸,同时液滴的大小仅受表面活性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文学类文本茹志鹃《路标》阅读练习及答案(辽宁铁岭-2023学年高三上).docx VIP
- 简读中国史读后感.docx VIP
- 《皮内注射法》课件.ppt VIP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docx VIP
- 《2025-0036T-SJ 液冷数据中心 快速接头通用规范》知识培训.pptx VIP
- 《维修电工考证》课件——兆欧表的使用方法.pptx VIP
- 《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 课件 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ppt VIP
- 2025年金融领域AI伦理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研究报告.docx
- 超星尔雅学习通《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版.doc VIP
- 2025年全国特种作业电工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