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doc

【2017年整理】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 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 2、需要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_。 4、操作方法: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 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 ? ? ?? 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 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 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 6、实验过程: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 线 圈 圈 数 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20圈;40圈;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把导线在铁芯上绕8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五、检验电磁铁磁力与 电 流 强 度 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强度大小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电流的强度(电池的数量)。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一节电池;两节电池;三节电池。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线圈的圈数、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一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两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三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的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六、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 1、实验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是否有关? ?? 2、变量: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3、常量:线圈缠绕方向、指南针、铁钉 4、实验过程:把线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 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方向; 比较两次实验中钉尖的磁极方向,得出结论。 六年级实验 实验一:杠杆的秘密 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3、实验结论:? 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 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4、整理器材。 实验二:轮轴的作用? 实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 实验步骤: 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次。 4、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5、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三:斜面的作用 实验材料:简单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