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价值观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浅析中国防御性文化意识对亚洲秩序建立的利弊影响
韩成 07300180063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二战后世界的核心价值,而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儒家文化就是在追求着和平与发展。但“中国威胁论”的广为流传说明了世界对中国的防御性文化意识缺乏了解。由于利益和价值观的分歧,亚洲始终未能建立起令人满意的秩序。中国作为亚洲大国,一直希望以防御性的姿态来赢得邻国的信任,努力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但我国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需要反思的问题。希望能从价值观的探讨中得到一些对我们以后处理国际问题有益的东西。
【关键词】防御性;文化意识;亚洲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剧变,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中国及众多其他亚洲国家相继摆脱了殖民统治,开始了现代化建设。但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国际环境,所以我们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国际关系。为了防止某些国家的战略包围,建立良好的周边国家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中国多次做出让步,但一直以来,若干边境问题就从未完全解决过。能源资源危机日益突出的当今世界,边境地区的丰富石油矿产储备各国都不可能放弃。为了让宝贵资源得以开发,让各国达到共赢,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亚洲秩序。在这个秩序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大国作用。所以研究中国的价值观和它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中国的防御性文化意识的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和谐、温和,而西方讲究的是矛盾、竞争。我们的道德要求谨慎避事、谦逊尊长、家庭和谐、继承前人、自省修身,而西方崇尚冒险、自信、独行闯荡。中国的房屋宏伟稳重,皇宫广而不高,而西方推崇哥德式建筑,有伸向无际苍穹的塔尖
中国人追求各思想流派的兼容,提倡“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士大夫的最高境界是儒、道、佛的融会贯通。这点是与欧洲文化有本质性区别的。我们不接受外民族文化,顶多在心里嘲笑他们蛮夷。尽管我们古代伟大的文明让我们有这个实力让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都以我们的文化为中心,但我们却几乎从未强迫过任何国家。而西方对不同信仰的民族会有如“十字军东征”这种大型宗教性军事行动,中国却绝不会。归根结底,中国人的 “阴阳观”思维方式就完全不同于在西方被普遍接受的“非白即黑”的二元论。
所以中国文化是一种非帝国文化,不是制裁性的,而是防御性的,是中庸的。我们秉持的是求同存异的观念,很少试图去改变别民族的生活。这是王权恩泽天下的理想,完全不同于西方追求的“探险”(explore) 、“归化”(naturalization)的帝国思想。1所以认为中国在共产党集权下会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想法是荒谬的,相信中国威胁论是对中国文化根基的不了解。
当代中国防御性文化意识的体现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几乎处处能体现防御性意识,现在以边境纠纷问题为例分析。
中国与阿富汗、尼泊尔的边境问题。清朝时,帕米尔高原全境属于中国所管辖,1890年间,由于俄国欲染中国新疆英国对西藏有野心,因此有所谓的英俄协定,由英国取得瓦罕帕米尔,俄国取得北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帕米尔高原始终无法有效统治但中华民国政府始终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喷赤河视为是中国的极西点。在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富汗签订边界条约,正式承认放弃瓦罕帕米尔。年代塔吉克斯坦独立,在签订条约时也承认放弃帕米尔北境,中国极西点向东移至今日位置。西藏与尼泊尔的多处交界山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划属尼泊尔圣母峰改与尼泊尔共享。
中俄边境问题。俄国是从我国掠走国土最多的国家。民国虽无能为力收回,但并未正式放弃。但为着某些战略目的,我们现在的政府同俄罗斯签订新约,放弃地的权利。
可见,无论与大国还是与小国的交往,我们都尽量防止冲突,处处减少矛盾,来求得长久稳定的周边环境。
万事和为贵的外交政策对亚洲秩序建立的利弊分析
由于各国利益与价值观的不同,对我国的防御性姿态,各国的反应各有不同,有的是逐渐信任我们的和平崛起方针并建立良好关系,有的是不能理解,有的却是得寸进尺。可以看到,这种价值观有很大的成效,但也有没用合适的地方。
中日关系。中国主动拒绝了日本的战争赔款,来获取与日本的良好关系,但成效甚微。短暂的蜜月期之后,两国的宿怨仍未消除。事实上,对日本进行妥协政策是不可能有重大成效的,这也是日本民族的价值观决定的。日本是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又自古以强大的中国为邻,一直有一种自卑情绪,却又极度渴望强大。民族经历导致他们崇尚相扑这样夸大个人力量的运动,痴迷武士道,常把一个巨大的“忍”字挂在随处可见的地方。“忍”是一种民族的心里压抑、韧性和复仇的情绪。而从甲午中日海战以后,日本摆脱了弱国情节,获得了很大的优越感,就开始疯狂扩张国土,释放欲望。对推崇军国主义的国家,我们的包容没能取得收益。对于日本,只有实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