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篇微生物代谢网络向心板块.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星元:发酵原理 张星元:发酵原理电子讲义 第三章 代谢网络假说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⑶己糖醛酸的降解 果胶类物质在胞外酶作用下降解成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经进一步代谢即可转化成 ED 途径的中间产物 KDPG,即可进入 ED 途径。 这样的作用在假单胞菌、气单胞菌和土壤杆菌中比较明显。 ⑷甘露(糖)醇的降解 在不同的微生物中,可能经不同的途径将甘露醇转化为 EMP 途径的中间产物 F-6-P。 ?⑸丙酸的降解 在需氧条件下, 大肠杆菌的丙酸降解至今未有明确的结论, 其丙酸代谢的第一步是生成丙酰 CoA,后者与乙醛酸缩合成α-羟基戊二酸,然后又裂解成乳酸和乙酸。乙酸经AcCoA进入TCA环或(和)DCA环。而乳酸经乳酰 CoA、丙酮酰 CoA,转化成羟基丙酮醛, 此化合物的进一步代谢情况尚待研究, 但已知当丙酸浓度较高时, 丙酸主要经乙酸代谢。 ⑹葡萄糖酸的降解 某些微生物能利用葡萄糖酸作为唯一碳源,葡萄糖酸可经 6-磷酸葡萄糖酸脱羧,生成 5- 磷酸核酮糖而进入 HMP 途径;也可以经 2,5 -二酮葡萄糖酸,继续代谢生成α-KG而进入TCA环。在假单胞菌中,葡萄糖酸经 6-磷酸葡萄糖酸进入ED途径。 ⑺山梨(糖)醇的降解 山梨(糖)醇先被转化成果糖,然后生成F-6-P而进入EMP途径。 ⑻苹果酸的降解 在需氧情况下,苹果酸按TCA环氧化方向生成OAA,然后OAA脱羧生成PYR,然后按需氧途径降解。在弱氧化醋酸杆菌中,苹果酸经草酰苹果酸生成α-KG而进入TCA环,以便用于氨基酸合成。 ⑼草酸的降解 草酸先被转化成乙醛酸,然后经甘油酸途径生成3-P-GA进入EMP途径。 ⑽乙醇酸(羟基乙酸)和乙醛酸的降解 乙醇酸先被氧化成乙醛酸,后者直接与AcCoA反应,生成苹果酸进入TCA环、DCA环;或者乙醛酸经甘油酸途径,生成3-P-GA而进入EMP途径。 ⑾乙醇和乙酸的降解 乙醇经乙醛氧化成乙酸,乙酸在乙酰硫激酶的催化下,与CoA、ATP作用,生成AcCoA而进入TCA环。 ⑿脂肪酸的降解 脂肪和脂肪酸也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但脂肪不能进入细胞,细胞内贮藏的脂肪也不可直接进入糖的降解途径,因此要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先行水解。 脂肪在微生物细胞合成的脂肪酶(胞外酶对胞外的脂肪,胞内酶对胞内脂肪)的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经3-磷酸甘油或经二羟基丙酮转化成磷酸二羟丙酮(DHAP)进入EMP途径。 绝大多数细菌对脂肪酸的分解能力很弱,然而一经诱导,它们的脂肪酸氧化活性就会增强。如大肠杆菌就有一个可被诱导合成的,用来降解脂肪酸的酶系,并且,C6~C16脂肪酸靠酰基CoA合成酶参与的基团转移机制进入细胞。 脂肪酸的β-氧化是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和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 若脂肪酸分子的碳原子数为偶数,最终得AcCoA,若脂肪酸分子的碳原子数为奇数, 则同时也得到丙酰CoA。AcCoA直接进入TCA 环降解,丙酰 CoA 则可以经甲基丙二酸单酰CoA,然后甲基丙二酸单酰 CoA分子重排,形成ScCoA而进入TCA环。 ⒀脂肪族烃的降解 微生物对烃的降解,首先需要氧,因此,在烃上生长是专性需氧的过程。 在甲烷上生长的过程,需特殊的途径,因此甲烷氧化细菌不能在其它烃上生长。微生物对其它脂肪族烃的代谢情况大致是这样的:能够在C5~C8脂肪族烃中生长的细菌相对较少,如分支细菌、黄杆菌、诺卡氏菌等。。 然而,能利用长链的脂肪族烃的微生物比较多,分布也比较广,其中特别是能利用 C10~C18 正烷烃的微生物,而且这些正烷烃被利用的速度特别快。能在长链脂肪族烃上生长的微生物包括谷氨酸棒状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嗜石油诺卡氏菌、简单节杆菌、解脂假丝酵母、球拟酵母、粉红头孢等微生物。值得注意的是酵母和丝状真菌也能利用这类基质。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不能在这类基质上生长。 脂肪族烃是水不溶性基质,因此,微生物对它们的吸收和催化作用就有一定的特殊性。微生物通常生活在水的环境中,不能生活在油中,因此,微生物对这类基质的作用只发生在油水界面上。对于这类基质的利用是从对它们的吸收开始的。在这类基质上生长的酵母细胞具有富含糖脂的相当厚的壁,在这类基质上生长的细菌则形成含海藻糖脂、鼠李糖脂或具有与这些糖脂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的细胞壁。 脂肪族烃溶在这样的细胞壁中并且被传送到质膜。换句话说,这些微生物能产生起乳化剂作用的物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