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军事理论考点完版
军事理论考试必备
一、期末考试题型:
填空10条 10” + 选择20条 40” +简答 4 条 20” +论述 3 条 30”
军事理论章节知识点
:国防概述
国防类型:按照国防特征可分为四种。
扩张型 典例:美国
联盟型 典例:一元化体系联盟
(如 美国
日本 韩国 )
多元体系联盟(欧盟)
中立型 典例:瑞士、瑞典
自卫型 典例:中国
国防的基本特征:长期性、全民性、整体性
国防的功能 :威慑功能、实战功能、增值功能
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的第3个星期六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5、简答题:根据我国国防法规试论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
答:①(内容)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三个方面的国防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赔偿的权利。公民负有五个方面的国防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②(相互联系)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会只尽义务不享有权利,也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尽义务。公民只有认真履行法定的国防义务,才能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国防义务与权利的一致性,体现了国家与公民之间一种平等的法律关系。一方面,国家赋予公民各项国防权利,并保证其权利的行使;另一方面,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严格履行各种国防义务。而且,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越高,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就越有利于公民享有国防权利;而公民真正享有了相应的国防权利,就能激发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提高其履行国防义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很多情况下,权利和义务融为一体。
③(重要意义)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国防法规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要保证,是依法治军、加强武装力量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武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每一个公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推动国防建设的不断发展。
爱国主义精神是国防意识的思想基础。
武装力量:(一)中国人民解放军
①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②预备役部队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三)民兵
简答题:国防动员 ①(国防动员的含义)国防动员是一种特定的军事实践活动,是以国家为明确主体的自卫型战争动员,是一个主权国家为了确保国家安全,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而采取的措施。
②(国防动员的主要形式)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国防教育。
③(国防动员颁布的重要意义)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公布实施国防动员法,有利于提高国家平战转换能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国防动员法的出台,为平时动员准备和战时动员实施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确保在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能够依法实施快速动员,为应对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提供有力保障。公布实施国防动员法,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的国防动员建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防动员建设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开展国防动员工作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国防动员法的出台,对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科学规范各级政府、军事机关、公民和组织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依法加强和保障国防动员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更替,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及思想意识的转变,战争的日益频繁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等,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孙武
《吴子兵法》吴起
《司马法》 司马穰苴
《尉缭子》 尉缭
《六韬》 姜尚
《三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