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大学法学院:杨雅妮;;如何理解“公益诉讼”?
;法条;(一)关于公益诉讼的受理条件
根据体系解释的原理,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的条件,除了第55条有特别规定的外,应当适用起诉与受理条件的一般规定。新法第119条规定的积极条件、第124条规定的消极条件,在不与第55条规定冲突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具体而言,除了第119条第(一)项关于“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规定不能完全适用于公益诉讼外,其他规定可以直接适用。;(二)关于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
在理论上,关于哪些主体可以作为原告提起公益诉讼,有很大争议。概括言之,大体涉及三大类主体:
一是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
二是社会团体。
三是公民个人。
;(三)关于公益诉讼的请求类型
;(四)公益诉讼越多越好吗?
思考:《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公益诉讼,是否意味着公益诉讼越多,公共利益的保护越到位?
如何理解公益诉讼的“双重谦抑性”?
;法条:;(一)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问题
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简单的民事案件。小额诉讼程序仅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第二,案件标的额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二)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审理规范。
;(三)关于小额诉讼程序当事人的救济权。
1、是否可以上诉?
2、是否可以申请再审?;(一)法条依据: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对恶意诉讼和规避执行行为的制裁;第三人撤销之诉;恶意诉讼与滥用诉权的界限:
; 首先,二者在主观方面表现不同。
; 其次,二者在主体是否享有诉权方面不同。; 第三,二者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
; 第四,二者在主体及其所追求的目的方面不同。; 最后,二者在危害后果上看,恶意诉讼比滥用诉权严重。
;主要规范依据:
2009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
2010年8月28日通过的《人民调解法》;
2011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
2011年4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确认相关法律文书格式》;
2012年年8月31日通过的《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一)申请司法确认主体要件苛刻。
《人民调解法》第33条规定,司法确认程序的进行需要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也就是任何一方均无权单方申请人民法院司法确认。
《司法确认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民事诉讼法》第194条规定: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二)确认错误的救济程序缺失。
;(三)可确认的调解协议的范围过窄。
根据《人民调解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确认人民调解协议,这一点没有疑义。但是,对于商事调解协议、行政调解协议(针对民事纠纷),是否应当允许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问题,却存在较大争议。;(四)司法确认的审查方式规定不明。
审查方式:书面审查方式——庭审审查方式——以书面为主,当面询问为辅的方式
审查范围:形式审查——实体审查
;(五)确认期限不合理。
;五、修改完善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1、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 “民事审判”→“民事诉讼”(包括民事执行)
;2、将调解书纳入了检察监督的范围。
;3、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的法律监督。——仅限于检察建议
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08条第3款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将检察监督方式规定为:抗诉+检察建议
如新《民事诉讼法》第208条第2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法条:; 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规定了检察机关的调查权(但调查方法和范围没有明确规定,也未进行限制,查阅、调卷等方法虽未写入法律,但已在协调,并未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