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想主义者戏剧追求――对王勇剧作美学意蕴之品味.doc

一个理想主义者戏剧追求――对王勇剧作美学意蕴之品味.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理想主义者戏剧追求――对王勇剧作美学意蕴之品味

一个理想主义者戏剧追求――对王勇剧作美学意蕴之品味   在王勇的戏曲创作中,涉及的剧种很多,如京剧、赣剧、吕剧、越剧、琼剧等多达十几种。他所选择的题材以革命历史剧居多,但亦涉及到历史故事剧、神话剧等不同的领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理想的追求是他剧作里多数主要人物的特质,而剧作中弥漫的那种在绝境中依旧不变的坚持、艰难中仍不放弃的情愫,我想可以称之为浪漫 在读到过的王勇的几部大戏中,对这样几位女性留下很深的记忆:山歌唱得津甜的十八岁的江西妹子英子,随红军西路军西征中遭到马匪重创,被俘后拼死逃出,流落青海湖畔,被藏人收留,她与新生的婴儿得以幸存。等到多年后曾身为红军医生的丈夫找到她和孩子的时候,她和孩子“已是青海湖畔一株草,已是青海湖里一滴水”,与藏人的情感已是“像水乳不可分”,最终,她“留在雪山下、草原上、青海湖畔”(京剧《英子》);被称为秀的大家闺秀,在16岁的时候带着陪嫁(其中包括一个十七岁的小裁缝天宝),嫁给了一个虚伪、委琐的政治投机者,婚姻生活的不幸使得她度过了十年独守夫家宅院的日子,因丈夫“戴罪革命党”,“衙门抄家”“一把火半个夜空都烧亮”,“白发婆婆火中葬”,带着孩子的流浪中,她宿命般地遇到了被丈夫赶出家门的小裁缝天宝……投降清廷的丈夫把她和天宝诬告为“革命党”投进了监狱,出狱后,丈夫为了把她和天宝分开而将其带走。在上海解放的炮声中,年近六旬的秀又出现在“忆秀裁缝铺”的“小裁缝”天宝面前,这次,两个人终于做到像童年时相约的那样――“一辈子”在一起(越剧《小裁缝》);仍然是江西兴国的女子――23岁的新娘杜鹃,新婚之夜的拂晓丈夫永生随红军长征,从此杳无音信……从此漫长的一生中,杜鹃一直在等待,在养子等等新婚的当天,无意中听到崔干部告诉养子永生已经多年前牺牲在战场上时,她强颜欢笑和众人一起隐瞒这个秘密,因为她心领了别人的好意――想让她还有“想头、盼头、等头”。当听到养蜂人委婉而又明确地告诉她,永生已经“骑着白马西去”,她仍然相信他会回来,因为“他去革命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我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人回不去,魂一定会回去”……直到94岁离开人世的时候,她终于和等了那么久那么久的爱人重逢――不是想像,因为对于杜鹃来说,就是真的(赣剧《等你一百年》);中国历史上闻名的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也在王勇的笔下出现在舞台上,她还是那个款款动人的西汉美女,但是王勇没有渲染她与汉元帝之间的“汉宫怨”,而是把笔墨集中到一个身单力薄的女子对自己不可逃避之命运的直面和担当上(京剧《宁胡阏氏》)…… 在王勇的剧作中,在那些给人留下记忆的人物形象上,首先给人感觉的是编剧有意无意间对生命跨度的张望和追问。尤其是在刚提到的英子身上,从18岁到80多的日常生活本就已很漫长,而对一个失群的孤雁来说就更是如此。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对此曾有过这样中肯的评价:“不把英子写成英雄,但却具有更深刻的思想震撼力和人性的感染力量。”不只英子,饱受坎坷命运的杜鹃、秀乃至于王昭君,如果没有几十年的坚持和守望,而只是一时一地一事的对困难的克服和对矛盾的解决,那么很难呈现出如王文章的评价所一语道破的意义。看来,王勇的剧中对主人公漫长人生的描绘其实不止于对生命跨度的张望和追问,更在做的是在表象之下挖掘出深意 对王勇的剧作还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即对爱的残缺之美反复吟咏和品味。幸福的人生和完整的爱固然美好和令人羡慕,但是生活中充斥的是各种不如意和有聊或无聊的痛苦。与此相比,王勇剧作中表现的不同女性在个人情爱上的坎坷遭际,实际上都是在大的时代背景或氛围的观照之下,因而摆脱了小情小爱的格局,所呈现出的失落的爱、等待的爱、遭到命运拨弄的爱等都具有了一种回肠荡气的特质――无论英子、秀、杜鹃还是王昭君,她们的人生之遗憾与爱的不完整及在其间的种种挣扎,具有一种别样的哀婉及与之并存的壮美 王勇的剧作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几乎他的每部作品都具有浓烈的诗情。如在《英子》当中对英子遭际的描绘,铜火柴盒、“俺嘛呢叭咪(口牟)”、雪山、青海湖都既在戏中作为具体的道具、台词和地点而起作用,更是作为一个意象,在读者及观众的心目中领略着弥漫在整部戏当中。这种种意象和编剧所着力表现的女主人公的命运遭际、个性魅力是统一和谐乃至于互相呼应的,应该说京剧《英子》是王勇剧作中诗味最浓郁、也是把“诗味”在“戏味”之中融化得可圈可点的一部。其实体现在王勇剧作中的诗情,指的不仅是语言唱词上文采的优美,而是灌注在人物定位、情节设置乃至于细节处理上的想像和意境――有的时候,这种意韵的贯通或许会使得编剧的笔墨难以顾及观众对外在故事情节的期待心理,呈现在舞台上,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诗味”损害了“戏味”。在我看来,对诗情的独钟是戏曲创作中很有价值的追求。实际上这样的作品对生活及人性可能性的探究,与对现实中确定发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