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消费社会看《敢死队》的文化消费意义
从消费社会看《敢死队》的文化消费意义 [摘要]电影《敢死队》是一部经典的动作大片,集结了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功夫和动作巨星,塑造了超级硬汉和英雄的形象,给观众带来一场紧张又刺激的视觉享受。它不仅给观众提供了一种消费文化,而且还让观众在消费的同时放松自己、减轻压力,使消费者对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消费。从消费社会理论来讲,只要有消费,就会有需求。这部电影正是考虑到当下人们所经受的巨大压力、精神紧张等因素,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得到解脱、放松心情,这就是意识形态发展成娱乐化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视觉享受;消费文化;消费社会;需求
一、引言
电影《敢死队》(The Expendables)三部曲从2010年到2014年先后上映,导演们集结了20世纪全球著名的动作巨星参与到电影的拍摄当中,如西尔维斯特电影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寻找他们自己的身份。视觉文化指的是:“它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1]电影《敢死队》正是利用视觉的冲击,映射出宏大的场面,给人以最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一种新的文化已经出现,而且其影响力也是惊人的。在21世纪科技与艺术空前发展的今天,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它的影响力也超乎我们的想象,它给人们提供和有选择性地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形象。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建构我们自己的世界观。但同时人们的世界观多多少少也会受到主流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主流消费意识和文化也会受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影响,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
二、电影及其主要情节
电影《敢死队》共拍摄了三部,第一部在2009年开始拍摄,由西尔维斯特可以飞行的飞机和他忠诚的小分队。电影主要讲述的是美国联邦政府想要铲除和推翻南美洲一个岛国的专治和独裁统治,因此,雇佣了一批以退伍老兵巴尼2011年开始拍摄,由西蒙Tool)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凶残地杀害,敢死队成员在巴尼卫了正义,也完成了他们的复仇计划。第三部在2013年开始拍摄,由帕特里克之展开了浴血奋战。目前,《敢死队4》已经在筹划当中,预计还会增加新的主要角色,影片将会充满更多的暴力、血腥等场面,是一部限制级(R级)电影,即17岁以下孩子必须在父母或者监护人的陪同下才能观看。相信,即将拍摄的这部电影会给人以视觉上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同时也会将以往三部当中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消费社会理论在《敢死队》中的表现
消费社会理论是由法国的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后现代理论大师让他也受到马克思主义和符号学的极大影响,继承并发展了后现代理论。他的著作《消费社会》是1970年出版的,他认为,“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丰盛的现象学……消费是当前所有物品、信息构成一种或多或少连接一体的话语在实际上的总和”[2]25。也就是说,消费是人们建立关系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它能够让人们获得一个新的身份,通过消费,人们就可以和其他人、集体、世界联系起来。在消费的过程中,无论消费是否是自愿的,人们更在意的是消费是否拉动经济增长。如果消费者都是理性消费,那么消费者就能从消费的产品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开心。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面临的不是以意象方式呈现出来的景观社会,在其深层是符号社会”[3]。同时,他也强调所有的消费品就是一种符号,在这个消费品被符号化的过程中,消费者从未得到满足。“要成为消费品,物品必须变成符号……它被消费,但不是消费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性。”[2]25因此,在消费者消费的过程当中,消费品就变成了符号。“关于消费的话语权,无论是自己学习获得的还是对此不懂,它是通过人们的讨论表现出来的;一个有需求的人就会购买一些东西让他从中找到满足感。”[4]35它通过消费者对艺术美感的感知,削弱了大众文化以及减少以严肃主题为主的电影题材的出现
在电影《敢死队》中,塑造了超级硬汉和英雄的形象,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虚拟和开心的世界,这样人们就可能逃离真正的现实世界,从而在电影中找到身份认同。在电影中寻找身份认同的同时,消费者被灌输了一定的消费观念。这也正是鲍德里亚的消费理论所阐释的,“制造商驾驭人们的消费行为,同时对社会态度和需求施加影响和引导……这完全是对生产领域的独裁”[4]38。由此可见,一方面消费者们的消费行为是受到消费品生产者的影响的,正如电影《敢死队》上映以来,加上制造商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大肆宣传,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多或少地被这些因素所左右;另一方面,有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自主的、理性的,但这部电影上映后,观众喜爱它并为之疯狂,正是因为观众有这方面的需求,才有了这部电影的诞生。有需求的存在就会有消费,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文化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