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宝玉葬花背后的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毕业生论文评审表 论文题目:论宝玉葬花背后的价值 准考证号: 014609110499 姓 名: 田胜兰 专 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 办 学 点: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学生类型: 独立段本科 (助学班/独立本科段) 年 月 日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论宝玉葬花背后的价值 湖北大学自考本科班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田胜兰 摘要∶说起《红楼梦》里的葬花,大多数人都记得黛玉葬花却很少有人记得宝玉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不仅表现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细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的宝黛共葬桃花,更表现在第六十二回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的宝玉独葬夫妻蕙和并蒂菱。本文将通过对葬花,葬花的来源以及宝玉葬花的分析,分别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宝玉葬花背后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蕴,以领会《红楼梦》所具有的独特的巨大的艺术美。 关键词:《红楼梦》 宝玉 葬花 情不情 命运 花是大自然中最纯洁,最美好的事物,代表着最美的生命形态,一直以来就有“女子如花”说法。《诗经·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开始了用花来比喻女人。此后,花与女性便结下了长久的缘分,常常被作为女子的代名词。而曹雪芹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构思,翻出了新意,为我们创造了一座争奇斗艳的百花园,这里有艳冠群芳的牡丹花薛宝钗,有风露清雅的芙蓉花林黛玉,有香梦沉酣的海棠花史湘云,有热烈如锦的榴花元春,有晓寒轻姿的腊梅李纨,有娇艳鲜嫩的桃花袭人,有韶华胜极的荼蘼麝月……虽然以花喻人不是曹雪芹的发明创造,但以百花喻群芳却是他的独特之举,而且喻得那么生动,那么贴切,那么天衣无缝。在以花喻群芳中,我们初步感受到了曹雪芹的一颗爱花,赏花,护花,怜花,惜花之心,然而饱含无限深情的葬花更是体现了作者对花爱得深沉,爱得热烈,爱得痴迷。 说起“葬花”,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黛玉葬花,认为黛玉在借花来表达自己满怀的愁绪和无可名状的痛苦,葬花暗示了黛玉及红楼诸艳的悲剧命运。或是从葬花看黛玉孤独自怜的性格以及她幽怨感伤的情怀等等。作为《红楼梦》中最催人泪下,最动人的情节,“葬花”似乎已经成为了黛玉的专人行为。而实际上,只要细读《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其实葬花人并非只有林黛玉,贾宝玉也葬过花。这不仅表现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细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的宝黛共葬桃花,更表现在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的宝玉独葬夫妻蕙与并蒂莲。因为前两次的葬花描写的太精彩,太摄人心魄了,以至于在这之后的宝玉葬花经常为人们所忽视。诚然,黛玉葬花是《红楼梦》悲剧主题的一部分,有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思想意蕴,但宝玉葬花的背后同样也隐藏着独特的,丰富的,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价值。 一.葬花及葬花的历史来源 “葬花”一词因《红楼梦》而闻名于世,因此有很多人认为是曹雪芹创造了“葬花”这一神奇。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代文人写葬花的传统早就有了,有关葬花的描述也是比较多的。据专家考证,北朝时期的庾信就写过一首《瘗花铭》,意思就是埋葬了花再给它写个墓志铭,也可以说成是“葬花吟”。南宋词人吴文英的《风入松》里的“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也是写葬花的。唐代诗人韩偓有一首诗:“宵愁香节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最后一句的“葬西施”就是指葬花。人们平时多用花来比喻女人,而韩偓却第一次把最美的女人来喻花,这就使落花的形象更突出了,葬花即葬红颜,风雨无情,红颜凋零。再如周邦彦的“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六王》)又是一例,“倾国”就是指美女,“葬楚宫倾国”也指葬花。 除此之外,在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四卷《灌园叟晚逢仙女》中也有“秋翁葬花”的叙述:宋仁宗年间,江南平江府一名唤秋先的人自幼酷好栽花种果,人称花痴,花谢时则日月叹息,堕泪,将落花以棕拂轻轻拂来,置于盘中,时常观玩,直至干枯,装入静瓮,深埋长堤之下,谓之“葬花”。 这是小说中提到的“葬花”,也许是虚构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位“风流倜傥,文采并茂”的才子去葬花。据唐寅的《桃花坞》自述记载:每逢阴晦,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便拾起落红,装入锦囊,埋葬在药栏东畔。 以上诸例可以说明,凄美哀伤的“红楼葬花”是曹雪芹对前人前事的因袭,如果说有所借鉴,有所依托是曹雪芹的幸运,那么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才是他最大的幸福,曹雪芹也的确做到了,而且做的是那么完美。 二.宝玉葬花背后的涵义 一般

文档评论(0)

e71ah65wn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